品读与感悟

品读与感悟
作者: 徐昕
出版社: 重庆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32.64
折扣购买: 品读与感悟
ISBN: 9787229153434

作者简介

徐昕,男,1966年2月生,湖北省仙桃市人。1990年毕业于云南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系。博士研究生。现为云南出版集团监事会主席。

内容简介

任人唯贤国之大幸 任人不唯亲,只唯德、只唯贤、只唯才,一般的人是很难做到的,世袭制的封建社会就更难以做到了。而在远古时代的尧却做到了,直到今天,他禅让的美名仍在流传。 然而,他的禅让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着实费了很大周折。 尧在位的时候,就在考虑接班人的问题。他问:“谁可以继承我的事业?”有人推荐他的儿子丹朱,说丹朱通情达理,而尧则说,丹朱么,这个人愚顽、凶恶,不能用。有人推荐共工,说他能够广泛聚集民众,做出了业绩,而尧则说,共工好讲漂亮话,用心不正,貌似恭敬,欺骗上天,不能用。有人推荐鲧,尧则说,鲧违背天命,毁败同族,不能用。 尧看到推荐一个人选那么困难,就说:“那么就从所有同姓异姓远近大臣及隐居者当中推荐吧。”这时,有人就说,有一个单身汉流寓在民间,叫虞舜,此人可用。尧也听说过此人,就答应试试。试用手段之一,尧把两个女儿嫁给他,从两个女儿身上观察他的德行。舜让她们降下尊贵之心,住到妫河边的家中去,遵守为妇之道。尧认为这样做很好,就让舜试任司徒之职,谨慎地理顺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五种伦理道德,人民都遵从不违。手段之二,尧让他参与百官的事,百官的事变得有条不紊。手段之三,让他在明堂四门接待宾客,四门处处和睦,从远方来的诸侯宾客都恭恭敬敬。手段之四,尧派舜进入山野丛林、大川草泽,遇上暴风雷雨,舜也没有迷路误事。经过反复试用,尧认为舜十分聪明,也很有道德,就把天子位禅让给了舜。舜果然不负众望,做出了很大成绩。 看来,尧在选人、用人上是很英明的。其主要表现:一是头脑清醒,不人云亦云。皇位的传承,历来都是一个大的政治事件。接续顺利,国家安康;接续不顺,生灵涂炭。尧如果没有主见,听凭周围的人左右,可能会使政局复杂,难以控制局面。幸运的是,尧确实有自己的主见,敢于否定一些不合适的人选,这就为选好人、用好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胸怀全局,以国家利益为重。按说,尧把位子让给他的儿子,那在原始社会是理所当然的,别人都不会有什么意见。但尧却认为,让给舜,天下人就能得利益而只对丹朱一人不利;传给丹朱,天下人就会遭殃而只有丹朱一人得到好处。(“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所以他说:“我毕竟不能使天下人受害而只让一人得利。”(“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想想,这是何等的胸怀啊!三是任人唯贤,以德才兼备为标准。应该说,尧的儿子丹朱,以及大家推荐的共工、鲧等都是比较能干的人,都在某些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但尧对他们还是不放心、不满意,最后,他通过反复的考验,证明了舜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于是就毅然决然地把位子禅让给他。这种看得远、探得深、究得细的做法,不失为我们考察干部、任用干部的良策。再说,舜是异族,还是一个流浪汉,重用这样的人,是要有一番勇气的。但尧却顶住压力,力排众议,给了舜施展才华的舞台,这不能不说是胸怀与勇气的完美结合。 可喜的是,历史上类似尧这样任人唯贤的明君还很多,春秋时期的齐桓公就是其中一位。说起齐桓公,还有一个曲折离奇而又令人难忘的故事: 齐襄公有两个弟弟,一个叫公子纠,另一个叫公子小白,他们各有一个很有才能的师傅。由于襄公荒淫无道,公元前686年,公子纠跟着他的师傅管仲到鲁国去避难,公子小白则跟着他的师傅鲍叔牙逃往莒国。 不久,齐国发生大乱,襄公被杀,另立国君。第二年,大臣们又杀了新君,派使者到鲁国去迎接公子纠当齐国国君,鲁庄公亲自带兵护送公子纠回国。 公子纠的师傅管仲,怕逃亡在莒国的公子小白因为离齐国近,抢先回国夺得君位,所以经庄公同意,先带领一支人马去拦住公子小白。 果然,管仲的队伍急行到即墨附近时,发现公子小白正在赶往齐国,便上前说服他不要去。但是,公子小白坚持要去。于是管仲偷偷向公子小白射了一箭,公子小白应声倒下。管仲以为他已被射死,便不慌不忙地回鲁国去护送公子纠到齐国去。 不料,公子小白并未被射死,鲍叔牙将他救治后,赶在管仲和公子纠之前回到了齐国都城,说服大臣们迎立公子小白为国君。这就是齐桓公。 管仲回到鲁国后,公子纠在庄公军队的保护下继任君位。于是,齐、鲁之间发生了战争。结果鲁军大败,只得答应齐国的条件,将公子纠逼死,又把管仲抓起来。齐国的使者表示,管仲射过他们的国君,国君要报一箭之仇,非亲手杀了他不可,所以一定要将他押到齐国去。 就这样,管仲被捆绑着,从鲁国押往齐国。一路上,他又饥又渴,吃了许多苦头。管仲被押到齐国都城后,鲍叔牙亲自前去迎接。后来齐桓公不仅没有对管仲报一箭之仇,反而听从鲍叔牙的劝说任命他为相国,而鲍叔牙自愿当他的副手。在管仲、鲍叔牙的辅佐下,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由此可见,一个人、一个国家要成就一番大业,不仅要有惊世骇俗的雄才大略,更要有宽以待人、任人唯贤的心胸和雅量。选人用人,关乎国之兴亡。选好人,无异于锦上添花、如虎添翼;选不好人,国家遭殃、人民遭难。所以说,任人唯贤,国之大幸也! 《品读与感悟》通过讲述中国古代的历史故事向读者阐释了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文字浅显易懂,故事生动有趣,对读者会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