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忠岳飞

精忠岳飞
作者: 龚延明|责编:徐立
出版社: 浙江古籍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4.70
折扣购买: 精忠岳飞
ISBN: 9787554025857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1 少怀报国壮志 刻苦 学文练武 北宋徽宗崇宁二年 (1103)春天,经常遭受 黄河泛滥之灾的河北西路 ,正是饥荒季节。河北西 路相州汤阴县(河南汤阴 )永和乡孝悌里,有一家 农户,农户的主人叫岳和 ,自种一些薄田。岳家自 他的祖先从山东聊城县搬 到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居 住后,世代务农。那岁月 ,官府赋税苛重,豪强任 意兼并,侵占农户土地, 水、旱、蝗灾不断袭击, 农民的生活一年比一年苦 ,岳和家里也只能勉强糊 口。但是,岳和为人忠厚 热情,他看见同里近邻, 谁家断粮停炊了,总是慷 慨解囊,济人之危。家里 人不堪忍受了,难免口出 怨言。岳和就开导他们说 :“一个人一天不吃就饥饿 ,三天没吃要患病,直至 力竭神疲而死。我们一日 三餐减为一日两餐,不吃 干的吃稀的,每天半饥半 饱,苦是苦了些,但总不 至于饿死,以此代价换得 救人一命,难道不值得我 们去做吗?”为此,岳和一 家赢得了乡里的敬重。这 一年早春二月的十五日( 公历3月24日)晚上,岳飞 就在这个勤劳善良的农民 家庭中诞生了。 婴儿呱呱坠地的时刻, 恰好有一只大鹄鸟在岳家 屋顶上飞鸣,岳和感到几 分惊异,他希望儿子将来 有鲲鹏万里的前程,于是 给新生的婴儿取名“飞”,字 “鹏举”。 当时以宋徽宗为首的北 宋朝廷,只知一味榨取民 脂民膏,对年年泛滥、岁 岁闹灾的黄河,从没有着 力加以修治。岳飞出生未 满月,内黄县(河南省境 内)的黄河又决口了。内 黄西邻汤阴县这一片地区 ,处在太行山东面的大平 原上。决口的河水很快地 就卷到汤阴,淹没田园, 冲毁庐舍,夺去了成千上 万人的生命。当时幸亏岳 飞的母亲姚氏急中生智, 正当洪涛奔腾涌进家门时 ,她连忙抱起婴儿坐进了 一口大瓮,随流漂去,后 来大瓮总算在一块高地边 搁浅了,母子俩被岸上的 老百姓救上来,才算保住 了性命。 岳飞一出世,就碰上了 这场大变故。从此,岳家 家境衰落,由“主户”(自耕 农)沦为“客户”(佃农), 开始了靠租种别人田地过 日子的贫苦生活。几年以 后,岳和夫妇又添了一个 儿子,名叫岳翱(一作岳 翻)。一家几口,仅靠岳 和一人劳动,家计艰难可 想而知。这就迫使岳飞从 八九岁起,就得跟着父亲 参加田间劳动,并度过了 他整个少年时期。艰苦的 生活磨炼了他一生不辞辛 劳、刚毅顽强的性格,也 使岳飞从小就能较深地体 会人民的苦难。 岳飞在少年时代就爱好 读书。白天,趁劳动的间 歇,就手捧书本阅读,或 在泥地上练字。一到晚上 ,更是专心攻读了,有时 竞通宵达旦。穷人子弟读 书是不容易的,比如点灯 的灯油,就是一项不小的 开支,往往买不起。岳飞 就把白天在野外拾来的柴 火点燃,当灯照读。再如 书籍,除亲友赠送他一些 外,他还千方百计地去借 、去抄。凭着岳飞刻苦好 学的精神,持久不懈的努 力,几年以后,他读了很 多书,其中他最爱读的是 史书和兵书,如《春秋左 氏传》《孙吴兵法》等( 钱士升《南宋书·岳飞传》 )。岳飞对这类书总是反 复阅读,力求深刻理解思 想内容,掌握书中的要领 ,从而接受了爱国主义思 想和古代军事家的战略战 术思想的教育。 少年岳飞具有结实的体 质、超人的膂力。据说, 未成年的岳飞,已能拉满 张力三百斤的劲弓,使用 张力八百斤的腰弩。他的 外祖父姚大翁,一心要把 岳飞栽培成为一个有出息 的人,早在宋徽宗政和四 年(1114)岳飞十一岁时 ,姚大翁就请了全县闻名 的刀枪手陈广,教岳飞抡 刀使枪等技击的功夫。岳 飞天资颖悟,又肯虚心求 教,刻苦用功,经过一段 时间练习后,他的使枪技 艺,竟然超过了师傅陈广 。少年岳飞便成为“一县无 敌”的枪手。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