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想要学民乐
作者简介
"芊语芊寻,二胡特长(十级),4岁起学琴的资深琴童。上学期间,曾多次获得海淀区、北京市乐器比赛个人一等奖、二等奖。历任北京市中关村中学民乐团首席、团长,中国人民大学青年民族乐团首席、团长。演出足迹遍布国家大剧院、北京音乐厅、世纪剧院、星海音乐厅等知名音乐厅,北京、广州、海南、台湾、德国等地。 简书签约作者。撰写的民乐普及类文章和乐器小传连载在网络上收获广泛好评。"
内容简介
40 当你想要学民乐 乐记谱方式主要是工尺谱,还有古琴演奏专用的减字谱。这些 传统的记谱方式都是通过汉字及其变体来记录唱名、节奏以及 演奏方法的。 到了今天,我们的传统大多都变成了古董,反倒是外来户 成了主流。这究竟是好、是坏? 着实不好评判。 但历史的发展就是这样,它一定会向着更标准、统一,更 易于接受和推广的方向前进。因为没有受众,就意味着不会有 未来。 我学琴20 余年,所见皆是简谱。工尺谱为何物?早已是 没了任何概念。 我们也许会扼腕叹息,会设法保护。但不可否认,简谱已 经成为了民族乐器演奏行当里的标配,承载和见证着这个领域 里兴衰起落的一切。 第1 章普及入门篇 1.8 入门阶段的参考课程 内容 门外汉想要学乐器,却看不明白课程的安排。没有评判的 能力,报班的时候就只有听别人忽悠的分儿。 这是很多人在选择学习乐器时面临的困惑,也恰是我列参 考课程安排的初衷。 诚然,乐器的种类繁多,学习的过程也不尽相同。但不可 否认,总有一些通用的部分可以提炼为标准的范式。而这也正 是我总结的价值。 所以,入门阶段的参考课程安排如下。 1. 演奏基础(1 课时) 熟悉乐器的样式及构造 学习乐器的基本演奏姿势 2. 乐理(2 课时) 唱名与音名的对应关系 音阶的概念 节拍的概念 42 当你想要学民乐 3. 音阶演奏(3 课时) 标准音(空弦)的演奏 发音位置的对位 简单调式下的标准音阶演奏(如D 调) 4. 简单曲目的演奏(2 课时) 音阶内简单曲目的演奏 如《小星星》《茉莉花》等曲目 第2章 2.1 琴,非逼不能练也? 很多人都说,这是大部分琴童或早或晚都要经历的阶段。 但我却并不这么认为。 在我看来,与其说这是琴童们会遭遇的瓶颈,不如说是家 长们要面临的问题。平心而论,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但这句 话的领悟,确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因为在大多中国传统家长的眼中,兴趣根本一文不值。他 们只知道这事学了有好处,就逼迫着孩子学。一句为了孩子好, 就仿佛握住了天经地义的根本,容不得丝毫的质疑。 然而事实上,孩子在学乐器过程中所感知到的痛苦,十有 六七其实恰恰源自于父母。 我记得在我这代琴童成长的过程中,很多父母都会奉朗朗 为榜样,尤其是他父母对其严苛的训教方式。 朗朗的成绩是举世公认的,而他父母的教育方式又刚好迎 合了“不打不成才”“严管就是厚爱”的传统教育理念。于是, 一票票家长们沉浸在琴童变神童的幻想中,前赴后继地走上了 逼迫孩子练琴的道路。 结果虎爸虎妈出了很多,但朗朗还是少之又少。大多数的 威逼利诱不仅没成功,反倒成了孩子们彻底放弃的导火索。 其实很多家长义正词严的理由,说来说去无非就三条:不 逼不催不练琴;磨磨蹭蹭不认真;练了半天没效果。 所以这就是家长逼迫孩子的原因吗? 错了,这恰恰是家长逼迫孩子的结果呀! "名师名家联袂推荐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著名指挥家、作曲家 杨春林 著名二胡演奏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二胡学会副会长 邓建栋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击缶而歌》音乐设计及编导,著名打击乐演奏家 张仰胜 中国音乐学院器乐系教授,著名笙演奏家、教育家 李光陆 中央民族乐团音响设计师、首席调音师、录音师 沈恬 闻铭雅尔文化传媒艺术总监,上海音乐学院客座讲师,原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节目策划总监 蔡上 梁启超说,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之一要件。孔子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在当前“十个孩子,九个琴童”的社会环境中,这一代父母对孩子音乐素质的培养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而他们却又普通缺乏乐器学习与演奏的经验,这就造成了家长与琴童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 所以,在这本《当你想要学民乐》书中,我最想要表达的是:第一,学习乐器演奏哪里要下苦功夫?哪里会有窍门?第二,练琴,尤其是在初期阶段,是一种怎样枯燥的煎熬,家长一定要充分理解琴童的负面情绪;第三,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引导和维系学乐器的兴趣? 希望以上内容能成为所有的大小琴童们乐器学习中的基石,为你们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和助力,帮助更多的人享受乐器学习与演奏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