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阳光
原售价: 26.00
折扣价: 18.72
折扣购买: 资治通鉴故事
ISBN: 9787552517989
张辛,字此夫,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考古学家,文物和书画鉴定家,书法家,古诗文、碑志写作名家。主要从事商周考古、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古代文物、中国书画和国学的教学和研究。数获北大优秀教学奖,被学生评为“北大十佳教师”。
灭智氏三家分晋 导语 “三家分晋”为中国春秋时代和战国时代的分界 点,战国时代由此揭开序幕。《资治通鉴》就是从这 一年开始写起,记载的第一件事即是“初命晋大夫魏 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同时,这件事也标志着新 兴地主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并推动了封建制度的 确立。 春秋末年,各诸侯国的奴隶因受不了国君的压迫 ,纷纷逃到大夫的封地去做佃农。大夫的势力越来越 大。在晋国,智伯瑶、赵襄子、魏桓子、韩康子四个 大夫拥有的土地和佃农最多。其中,智伯瑶为人贪婪 ,势力最大。他向韩、魏两家索要土地,韩康子和魏 桓子只好暂时忍让,把土地给他。接着,智伯瑶又向 赵襄子要地,赵襄子不给。智伯瑶大怒,率韩、魏两 家进攻赵襄子。赵襄子躲进了晋阳城。智伯瑶等三家 包围晋阳,放水灌城。城里的房子被淹了,老百姓不 得不跑到房顶上去避难,把锅子挂起来做饭。晋阳城 的老百姓恨透了智伯瑶,宁可淹死也不肯投降。 一天,智伯瑶约韩康子、魏桓子一起去察看水势 。智伯瑶说:“你们看,晋阳不是就快完了吗?早先 我还以为晋水像城墙一样能拦住敌人,现在才知道大 水也能灭掉一个国家呢。”魏桓子和韩康子表面应和 着,心里却暗暗吃惊。因为他们知道,汾水可以灌魏 家的安邑,绛水可以灌韩家的平阳。说不定哪一天, 安邑和平阳也会遭到晋阳同样的命运呢。 当天晚上,赵襄子派家臣张孟谈偷偷出城,对魏 桓子和韩康子说:“俗话说‘唇亡齿寒’,如果赵家 灭亡,接着便会是韩、魏两家了。不如联合起来一起 攻打智伯瑶。”魏桓子和韩康子说:“我们也明白, 只是怕计谋泄露,惹祸上身啊!”张孟谈说:“计谋 出于二位之口,入我一人之耳,怎么会泄露呢?”魏 桓子和韩康子听后自然就同意了。第二天夜里,赵襄 子派兵杀了智伯瑶的守堤士兵,将堤掘开,让河水灌 入智伯瑶的大营。赵襄子趁机从正面攻入智伯瑶大营 ,韩、魏两家则从两翼包抄过去。智伯瑶正在营中休 息,猛然间听见一片喊杀声,这才发现兵营里全是水 。正在他惊慌不定之时,赵、韩、魏三家的士兵驾着 小船、木筏一齐冲了过来。最后智伯瑶兵败被杀。赵 、韩、魏三家灭了智家,收回了韩、魏两家被侵占的 土地,而智家的土地也由三家平分,由此形成了鼎足 之势。 周考王三年(公元前438年),晋哀公去世,软 弱无能的晋幽公即位。赵襄子、魏桓子和韩康子见时 机已到,便将晋国平分了,只给晋幽公留下绛州和曲 沃两座城池。周威烈王元年(公元前425年),赵襄 子、魏桓子和韩康子都去世了,他们的继承人分别是 赵籍、魏斯和韩虔。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赵籍、魏 斯和韩虔派人去见周威烈王,要求周天子把他们三家 封为诸侯。这时国力贫弱,周威烈王无力驾驭诸侯, 看到分晋已是既成事实,也就顺水推舟,把三家正式 封为诸侯。从此,韩(都城在今河南禹县,后迁至今 河南新郑)、赵(都城在今山西太原东南,后迁至今 河北邯郸)、魏(都城在今山西夏县西北,后迁至今 河南开封)都成为中原大国,加上秦、齐、楚、燕四 个大国,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 周安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76年),晋幽公的孙 子晋靖公在位时,三国国君又废了晋靖公,瓜分了他 那点仅有的土地。 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