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东方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4.80
折扣购买: 碳红利——看清财富分水岭,驾驭经济新趋势
ISBN: 9787520728089
林安 早年在《京华时报》任职,有13年媒体从业经历,发表过多篇重磅稿件,熟悉金融、能源、环保行业规律,出版过多部财经专著,获得市场广泛好评。 离开媒体后,先后在两家全球五百强龙头企业从事公益、品牌方面的工作,经过在全球领先企业多年的经验积累,对公益环保领域有着深刻见地,积极倡导ESG理念。 2019年至今,投身传播、公益行业创业。在公益工作中,深刻认识到“碳中和”之于环境、生活、财富的重大意义。
投资巨头高瓴眼中的机会 既然牵扯天文数字般的利益、红利,各个机构早已经嗅到了“碳中和”中 蕴藏的价值,除了学界的研讨、路径设计之外,很多大机构早已经围绕“碳中和” 开始发力布局。高瓴就是其中的代表者。 高瓴集团是由张磊于 2005 年创立的,其专注于长期结构性价值投资和产业创新,覆盖生命健康、硬科技、消费与零售、“碳中和”、企业服务等领域, 投资横跨早期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上市公司投资以及并购投资等阶段。 从创立伊始到各个发展阶段,高瓴的投资成绩都非常突出,曾经有连续 7 年时间年化收益率高到 52%,这个投资成绩在整个行业内堪称出类拔萃。 在许多国外机构眼中,高瓴已经是中国头号资产管理公司,公开数据则显示,包括蓝月亮、公牛、完美日记、名创优品和小鹏汽车在内,高瓴在 2020 年共收获了 42 个 IPO 项目(包括 27 个 VC/PE 投资,以及 15 个基石投资), 为高瓴取得相当可观的回报。 2021 年,高瓴资本进行了一轮募资,规模约 180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60 亿元),而在 2020 年,高瓴资本的规模已经超过 5000 亿元人民币,如此一来,高瓴资本的规模将远超 6000 亿元。如此资本巨头对“碳中和”市场极度青睐。 2021 年 3 月 20 日, 高瓴创始人兼 CEO 张磊在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 年经济峰会时表示,在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方向上, 市场化的 PE/VC 机构大有可为。 高瓴产业与创新研究院和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一起发布了《迈向 2060“碳中和”——聚焦脱碳之路上的机遇和挑战》报告。高瓴发现, 中国实现“碳中和”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比发达国家更多。欧美发达国家从碳排放达峰到承诺的“碳中和”,所用时间多在 40~60 年,而中国则要用大约 30 年的时间走完这一历程,因此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报告的主要观点包括: 我国能源需求尚未达峰。2019 年中国人均一次能源消费量约为 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一半,人均用电量是 OECD 国家的 60%。 工业用能占比高。中国的用电结构尤为特殊,工业用电占比达到 67%, 而 OECD 国家的工业、商业、居民用电分布较为均衡,占比分别为 32%、31%、31%。 电力供给结构以煤炭为主导,转型难度大。根据中电联统计,2019 年中国发电量中火电的占比高达 72%,电力领域碳排放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 30% 以上,实现低碳转型乃至最终实现净零所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 交通、工业、建筑等部门脱碳技术仍待突破;地区与行业发展不平衡,公平性问题凸显;等等。 但是,高瓴通过分析判断认为,尽管会存在很多挑战,但中国实现“碳中和” 是可行的,并且能带来多重效益,在这个过程中存在巨大的红利机会。 实际上,这么多年来,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减少碳排放方面,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一直积极主动承担着自己的责任。2020 年 9 月 25 日,据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介绍:截至 2019 年底,中国碳强度较 2005 年降低约48.1%,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 15.3%,提前完成我国对外承诺的到 2020 年目标。而同期我国 GDP 增长超 4 倍。由此可见,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行动不但不会阻碍经济发展,而且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 因此,高瓴判断,实现“碳中和”可以带来许多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低碳领域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和创业机会,带来经济竞争力提升、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等多重效益。中国实现“碳中和”可能需要数百万亿级的投资和持续数十年的努力,这也将塑造更高质量的经济和就业环境、更优美的生态环境以及更先进的科学技术。“碳中和”可以说是一项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的世纪工程,在这个世纪工程中,值得我们全力以赴去挖掘其中的机会。 高瓴通过调研分析判断,锁定了重点行业,其中包括电力、交通、工业、新材料、建筑、农业、负碳排放以及信息通信与数字化等领域,正在不断涌现一些新的绿色技术和模式,孕育着重要投资机遇。当绿色转型成为明天最大的确定性,将有力地引导大量社会资本转向“碳中和”领域,绿色股权(PE/ VC)投资正当其时。 根据目前投资圈的种种信息,高瓴在“碳中和”领域已经动作频繁,在新 能源技术、材料、工艺等“绿色新基建”领域,高瓴按照“碳中和”技术路线图, 深入布局了光伏、新能源汽车和芯片等产业链上下游。秉持长期主义的投资 理念,通过支持绿色新兴产业的关键环节,希望成为推动产业生态整体繁荣 的重要参与者。 结合两次能源革命的过往,加上学者的分析与投资巨头的判断,围绕着“碳中和”革命,一个产业变迁的格局其实已经清晰地展开在你我眼前了:煤炭、石油炼化、火力发电、钢铁、机械设备制造、铁路交通、汽车等传统行业将面临巨大变革;相应的氢能、地热、太阳能光伏、新能源汽车等新兴行业将迎来革命性的发展机遇;依托于这些行业之外的金融、投资也将闻风而动, 产生海量的财富效应。 下面我将分两章分别呈现受冲击行业的应对策略,以及新兴行业的巨大产业机会。 碳中和孕育有史以来巨大红利: 一本书助你看清财富分水岭,驾驭经济新趋势; 一本书指明12大行业黄金落点,抓住家乡碳红利; 一本书囊括各界研判,看准百万亿金融资本迁移时刻。 煤炭、石油这些传统能源行业何去何从? 新能源汽车已经让特斯拉老板马斯克登上了世界首富的宝座,又有多少人投资特斯拉股票已经暴富? 宝马、奔驰、通用、丰田、本田、上汽、一汽、小鹏、长城、比亚迪、吉利等汽车厂家谁能笑傲江湖? 双手奉上这本《碳红利》,请记住,全球能源巨变,把握趋势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