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尊严的时刻——当代作家访谈录

爱与尊严的时刻——当代作家访谈录
作者: 行超|责编:张怡宁
出版社: 上海文艺
原售价: 59.00
折扣价: 37.80
折扣购买: 爱与尊严的时刻——当代作家访谈录
ISBN: 9787532185771

作者简介

行超,女,1988年生于山西省太原市。2006—2013年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先后获文学学士、文学硕士学位。2010—2011年赴台湾大学交换学习。鲁迅文学院第三十四期高研班学员。2013年起供职于《文艺报》社。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当代文学与文化。 有作品见于《读书》《文艺研究》《南方文坛》《上海文化》《青年文学》《文学报》等。

内容简介

王蒙 唯有生活不可摧毁 1974年,身在新疆、正 经历低谷时期的王蒙,在妻 子的鼓励下开始创作描写新 疆生活的长篇小说《这边风 景》。此后历时四年,小说 基本写就。然而这时,由于 政治形势的突变,这部长达 70万字的小说被迫尘封。 2012年,一次无意的整理 旧物中,这沓厚重无比的手 稿被家人发现,携带着40年 前的记忆重新来到王蒙面前 。重读旧作,王蒙感慨万千 。2015年4月,花城出版社 正式出版了修改后的长篇小 说《这边风景》,两年后, 这部作品获得第九届茅盾文 学奖。 《这边风景》成书过程 中经历的坎坷、波折,某种 意义上也可以看作王蒙人生 经历的一个注脚。他出生在 知识分子家庭,少年时期满 怀布尔什维克的革命热情, 参加了中共地下党的工作; 青年时期,因《青春万岁》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等 小说一举成名,却很快被划 为右派,下放新疆农场长达 15年。1978年平反之后, 王蒙创作出《布礼》等众多 作品,并任文化部部长。可 以说,王蒙用他的豁达与智 慧越过了自己命运的沟沟壑 壑,而他的文学与他独特的 人生经历,也共同造就了一 个中国当代作家中绝无仅有 的特例。几十年来,王蒙几 乎时时都是站在潮头的人。 他既能真正地将苦难当作馈 赠,又从不惧怕质疑与争论 ,这是他的大智慧,也是文 学给他的特权。 也是在2013年,我刚刚 硕士毕业,正式成为《文艺 报》评论部的一名编辑。在 时任评论部主任刘颋老师的 帮助下,我们一起前往了王 蒙老师的家,遂有以下这篇 ? 读作品,看故事,品人生。以对话的形式轻盈地进入当代文学。对于资深读者而言,是窥见作者更多面向的机会;对于入门级文学爱好者而言,是通往了解优秀作家及其代表作的捷径。 ? 访谈是对话的艺术。本书所选取的对话作家颇具代表性,是整个当代文学中不可忽视的存在。作者挖掘出了他们最宝贵的生命体验、最原始、最深层的创作动力。他何时确立写作志向?他的文学启蒙是什么? 他在面对外部世界的动荡时如何坚守内心? ? 理想的作家,教会你如何看待生活,如何面对痛苦。我们必须经历的,是一个总也答不对题的人生,所幸我们能从他们的生活轨迹中探寻何为良好生活。 ? 一问一答对话形式编排,还原访谈场景,在张弛之间看透那些思想散发着光芒的灵魂,每一场对话都能打开视野,值得反复品味。 ? 一本“种草机器”,如果你不知道该读什么书,从这本访谈录中可以顺藤摸瓜“种草”那些值得一看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