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指南

培根指南
作者: 文聘元
出版社: 广西师大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3.60
折扣购买: 培根指南
ISBN: 9787559829238

作者简介

文聘元,北京大学哲学博士。海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与学科带头人。长期致力于通识教育作品的创作,已出版此类作品数十种,销售共计百万册以上。曾获评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并获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作品奖。著有《话说西方》(十二卷)、《三重精彩:笛卡尔的人生、著作与思想》、《地中海战史》等。

内容简介

培根思想的整体有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它有一个明显的中心——知识。 我们知道,培根最著名的哲学名言是“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也可以看作培根整个思想的核心。因为他的哲学体系主要是围绕知识而来的。首先是知识有什么重要作用,然后是我们如何获得知识。甚至可以这样说:理解了培根对知识的理解,也就理解了培根的主体思想。 要理解培根的这句名言与其思想的核心,当然首先要了解他为什么会提出“知识就是力量”。为什么人类有力量?培根之所以提出这样的思想,与他对知识的理解有关。这种理解就是,知识——无论是整个知识体系还是对知识的爱好——主要指有关自然的知识,甚至可以简称为自然科学知识。培根思想的主要目标,就是建立起一套有关自然的知识系统并将之上升到哲学的高度。简言之,培根试图重构自然科学——他称之为自然哲学。 我们知道,自然哲学是早在古希腊时代就有的,也是古希腊哲学最早的形态。古希腊哲学从最早的泰勒斯开始直至苏格拉底之前都是这种形态,只是苏格拉底使之发生了转向,使哲学从关注自然转向了关注人,特别是关注人的道德。但培根对这种转向是相当不满的,他认为自然哲学才是真正的有意义的哲学,将哲学从自然转向人并非哲学的进步而是退步甚至是堕落,而他的哲学的使命就是要重构并且捍卫古老的自然哲学。正如《哲学百科全书》所言: 在捍卫自然哲学的过程中,培根重构了它;他对其自主性、合法性以及作为文化中心的角色之构建与柏拉图之捍卫那些“静态”的道德如正义与节制等的自主性与中心性不分轩轾。两者都不可逆地改变了他们生活于其中及其以后的文化——最重要的是也包括我们自己的文化。 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培根思想的一个特性,就是他对古希腊哲学的认识和我们今天的认识是大不一样的。在今天看来,西方哲学中最伟大的乃是从苏格拉底开始的哲学,苏格拉底之前的哲学即自然哲学不过是哲学早期的原始形态,无论深刻性还是重要性都远远不及从苏格拉底开始的新哲学,而苏格拉底之后的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将古希腊哲学推向了高潮,这在今天的西方是一个常识了。然而培根认为,古希腊哲学中最伟大与最重要者并非苏格拉底、柏拉图或者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而是他们之前的自然哲学。 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英国哲学家、科学家、散文家,近代经验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引用率极高的名言,为什么是弗朗西斯? 培根提出的?培根和他所代表的经验主义,对近代科学又意味着什么?除了作为哲学家、散文家,培根在当时还有什么更显赫的身份?培根比你想象的更丰富、更重要。希望通过阅读本书,年青读者能够对培根及其时代有更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