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等韵图新探

明清等韵图新探
作者: 周赛华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售价: 148.00
折扣价: 103.60
折扣购买: 明清等韵图新探
ISBN: 9787100226141

作者简介

周赛华,男,博士,湖南衡阳人。湖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汉语方言、汉语方音史、汉语音韵学等方面的研究。目前已经出版专著两部,在《语言研究》《古汉语研究》等杂志上发表论文五十余篇。先后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省部级和厅局级等不同级别的科研课题多项。

内容简介

研究的基本方法 1. 审音法。审音法是根据语音学的一般原理和语音发展演变的普遍规则来分析等韵图音系。等韵学是古代关于语音分析的原理方法,反映了我国古代音韵学者的语音分析水平和理论高度。因此等韵图中有些问题用别的方法是无法解决的,只能靠音理分析来解决。 2. 历史文献考证法与历史比较法相结合。历史比较法是比较两种方言、几种方言或亲属语言的差异,找出语音对应规律,然后构拟原始形式,重建原始共同语。汉语音韵学研究中使用的历史文献考证法,就是利用记录、反映历代语音现象的文献、典籍(含传世文献、考古发掘而得的地下文献和新发现的地上文献)来求解历代的语音状况。在研究历史音韵的时候,只有通过历史比较,我们才可以得到一个音类的来龙去脉和某个时期的大致音值。耿振生先生认为拟测近代汉语音值的时候,现代方音材料不应超出一个大方言区之外,且在同一个方言区内也要尽量缩小范围,范围越小,关系越近,拟测的结果也就比较可信。我们构拟近代等韵图音系的时候,参考了现代方音,采用了历史比较法。 3. 音系对比法,将单个音系的描写和多个音系的比较相结合。音系描写是基础3. 音系对比法,将单个音系的描写和多个音系的比较相结合。音系描写是基础工作。处理单个韵图,首要工作应该是对它所反映的语音系统进行详细的描写。在此基础上,可以对多个韵图进行音系的比较,比较的方法是共时比较和历时比较相结合。共时比较就是把一个等韵图音系与另外一些同时代或者时代比较接近的文献音系进行比较。从其相关程度来考察音系的性质。历时比较就是把特定区域内不同历史时期的文献音系以及现代语音相互对照比较,以便发现特定区域内语音的发展演变情况和演变规律。 4. 内部分析法。内部分析就是把一部等韵图本身的全部资料联系起来考察它的音系。一般的等韵图,除了韵图外,还有序、跋、歌诀、议论等内容,这些材料与韵图关系密切,有时韵图中有些问题从其本身入手很难解释,但往往可以通过这些资料得到很好的解决。 本书以方言系属为纲,以各大方言的代表性音韵学著作为点,连点为线,力图为读者呈现一部语音史。 作者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明清时期的等韵图进行了研究,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或进一步证成旧说,或另创新见,通过对一部部明清时期音韵学著作进行研究,连点成线,勾勒出了明清语音史的大致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