忏悔录(共2册)(精)/外国文学名著丛书

忏悔录(共2册)(精)/外国文学名著丛书
作者: (法)卢梭|译者:范希衡
出版社: 人民文学
原售价: 99.00
折扣价: 53.50
折扣购买: 忏悔录(共2册)(精)/外国文学名著丛书
ISBN: 9787020151097

作者简介

卢梭(1712-1778),生于*内瓦一个新教徒家庭,祖辈是法国人。在他出世后不几天,母亲便去世,他随其做钟表匠的父亲生活,由其姑母抚养。十岁时,其父因打伤一贵族而逃亡他乡。十六岁起,他便离开了*内瓦,漂泊瑞士和法国各地,当过仆人、学徒、家庭教师。由于天资聪颖,特别是经过长期勤奋的自学和个人奋斗,他获得了广博的知识,成了音乐教师,抄谱作曲,而且在这方面还小有名气,*到欢迎。一七四一年,他来到巴黎,结识了启蒙主义者、百科全书派的狄德罗、孔迪亚克、达朗贝尔等人,替《百科全书》写稿。一七五〇年,应第戎学院的有奖征文,写出了**篇**论文《论科学与艺术》,大获成功,声名鹊起。一七五五年,他又应该学院的征文,写了第二篇**文章《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在这两篇论文里,他谴责了封建暴政和建立在私有制、暴力和不平等基础上的现代文明,论述了天赋人权和人类生而平等的思想,提出了“回归自然”。回归“自然人”的口号,反映了小资产阶级力图摧毁封建专制制度和特权阶层,确立小私有制的要求。一七五六年,他离开巴黎,在蒙莫朗西过隐居生活。在此期间,他同狄德罗、伏尔泰、达朗贝尔等人因观点分歧失和。一七六二年,他出版了《社会契约论》,提出了由公民选举**的共和制的政治纲领,对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中的雅各宾*人的政治观点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由于其观点的激烈,再加上为人孤高,蔑视权贵,所以*到统治者的迫害,亡命各地,几无立足安身之所。终于于一七七八年七月,因贫病交加去世。

内容简介

**章 我现在要做一项既无先例、将来也不会有人仿效的艰 巨工作。我要把一个人的真实面目**裸地揭露在世人面 前。这个人就是我。 只有我是这样的人。我深知自己的内心,也了解别人 。我生来便和我所见到的任何人都不同;甚至于我敢自信 全世界也找不到一个生来像我这样的人。虽然我不比别人 好,至少和他们不一样。大自然塑造了我,然后把模子打 碎了,打碎了模子究竟好不好,只有读了我这本书以后才 能评定。 不管末*审判的号角什么时候吹响,我都敢拿着这本 书走到至高无上的审判者面前,果敢地大声说:“请看!这 就是我所做过的,这就是我所想过的,我当时就是那样的 人。不论善和恶,我都同样坦率地写了出来。我既没有隐 瞒丝毫坏事,也没有增添任何好事;假如在某些地方作了 一些无关紧要的修饰,那也只是用来填补我记性不好而留 下的空白。其中可能把自己以为是真的东西当真的说了, 但*没有把明知是假的硬说成真的。当时我是什么样的人 ,我就写成什么样的人:当时我是卑鄙龌龊的,就写我的 卑鄙龌龊;当时我是善良忠厚、道德高尚的,就写我的善 良忠厚和道德高尚。**的上帝啊!我的内心**暴露出来 了,和您亲自看到的**一样,请您把那无数的众生叫到 我跟前来!让他们听听我的忏悔,让他们为我的种种**而 叹息,让他们为我的种种恶行而羞愧。然后,让他们每一 个人在您的宝座前面,同样真诚地披露自己的心灵,看看 有谁敢于对您说:‘我比这个人好!”’ 我于一七一二年生于*内瓦,父亲是公民伊萨克·卢 梭,母亲是女公民苏萨娜·贝纳尔。祖父留下的财产本来 就很微薄,由十五个子女平分,分到我父亲名下的那一份 简直就等于零了,全家就靠他当钟表匠来伽口。我父亲在 这一行里倒真是个能手。我母亲是贝纳尔牧师的女儿①, 家境比较富裕;她聪明美丽,我父亲得以和她结婚,很费 了一番苦心。他们两人的相爱,差不多从生下来就开始了 :**岁时候,每天傍晚他们就一起在特莱依广场上玩耍 ;到了十岁,已经是难舍难分的了。两人心心相印和相互 同情,巩固了他们从习惯中成长起来的感情。两人秉性温 柔和善感,都在等待时机在对方的心里找到同样的心情, 而且宁可说,这种时机也在等待着他们。因此两个人都心 照不宣,谁也不肯首先倾吐衷肠:她等着他,他等着她。 命运好像在阻挠他们的热恋,结果反使他们的爱情*热烈 了。这位多情的少年,由于**到不了手,愁苦万分,形 容憔悴。她劝他去旅行,好把她忘掉。他旅行去了,但是 毫无收效,回来后爱情反而*热烈了。他心爱的人呢,还 是那么忠诚和温柔。经过这次波折以后,他们只有终身相 爱了。他们海誓山盟,上天也赞许了他们的誓约。 我的舅舅嘉伯利·贝纳尔爱上了我一个姑母,可是我 的姑母提出了条件:只有他的姐姐肯嫁给她自己的哥哥, 她才同意嫁给他。结果,爱情成全了一切,同**办了两 桩喜事。这样,我的舅父便也是我的姑丈,他们的孩子和 我是双重的表兄弟了。过了一年,两家各自生了一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