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村故事(手技手艺卷)

千村故事(手技手艺卷)
作者: 编者:唐子舜//任重
出版社: 中国社科
原售价: 85.00
折扣价: 53.60
折扣购买: 千村故事(手技手艺卷)
ISBN: 9787520306362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伞是中华民族最了不起的发明之一,至今已有四 千多年的历史。传说最早的伞是由春秋鲁班和他的妻 子云氏共同创造。不过,有文字可考的是西汉时期的 《史记·五帝纪》,其中便有关于伞的记载。汉代之 前的伞大都以羽毛、丝绸等原料制作而成,成本高, 价格贵,使用不便,非达官显贵、帝王将相者用不起 也不能用。汉代以后,因造纸工艺达到成熟。纸不仅 成为了书写载体,也为制伞业开拓了新天地——纸伞 应运而生。从此,伞也普及为平民百姓常用之物。 江南地区,雨水充沛,可以说一年中有一半的时 间需要在雨帘中穿梭度过。杭州作为江南最具代表的 城市之一,自然也是如此。据调查,杭州市富阳区大 规模的纸伞制作开始于清末民初,距今已有100多年 历史,分布于新登、新义、赤松等地。解放前,是当 地的主要手工产业,畅销于富春大地。随着社会发展 ,20世纪60年代末期,油布钢质伞出现,其成本低廉 ,价格更加便宜,导致了富阳纸伞的生产量逐年减少 。似乎,富阳纸伞即将功成身退,消失在历史的长河 里了。 庆幸的是,这蕴含着千百年民间智慧与文化的结 晶——纸伞,终究让人恋恋不舍,许多民间艺匠仍然 传承着纸伞的传统制作工艺。20世纪80年代,扎根在 富阳偏远地域的导岭自然村部分村民恢复了传统纸伞 的生产。截至目前,整个富阳地区,唯有导岭自然村 的部分村民精通纸伞全套制作技艺,并于2012年入选 第四批省级“非遗”名录。富阳区滕欣工艺伞厂厂长 于90年代初,借参加杭州·日本友好城市代表团的机 会,结识了日本纸伞传统手艺继承人,与其交流制作 工艺。其实,若是追溯到唐朝,日本的纸伞手艺便是 源于中国。此次交流后,导岭的纸伞制作过程中添加 了一道源自中日文化融合后的产物“夹片工艺”。 导岭自然村坐落在临安、余杭、富阳的交界处, 隶属银湖街道金竺村。金竺村依山傍水,植被覆盖率 高达90%,盛产竹木,为纸伞制作提供了大量的原料 资源。导岭一年四季,不分严寒与酷暑,均宜制作纸 伞。据整理,整套手工纸伞制作流程需经过70多道工 序,才能制成纸伞。 其中最主要的16道工序如下: 选料。即选竹和选纸。竹取生长期在七八年内的 毛竹,这个年龄的毛竹更易制作出优质的伞架——伞 的骨架。纸是从手工造纸企业订制的,主要以桃花纸 和皮纸为主。 锯竹。伞的规格不同,所需的伞骨长度不等。一 把伞的所有伞骨均是出自同一段竹子,增一分、减一 分都是不可的,得按照一定的尺寸来,将其锯成多段 。 刨皮。把每段竹子的青色竹皮刨掉,使其露出原 有的肤色便可。 晒竹。刨皮之后,需要在阳光下暴晒,去水分, 防止成品伞架霉变、腐烂。在梅雨季节,连日降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