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残游记/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丛书
作者简介
刘鹗,字铁云,清末江苏丹徒人,生于1857年,卒于1909年。他出身于一个封建官僚的家庭,却无意于以科举博取功名,懂得算学、医药、治河等实际学问;曾先后在河道总督吴大潋、山东巡抚张曜处做幕宾,帮办治黄工程,得到很大的声誉。刘鹗终因不得志于清廷,去而经商,有过多次创办实业的计划,最后都一一归于失败。庚子(1900年)义和团事起,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刘鹗向联军购得太仓储粟,设平粜局,以振北京饥困。1908年清廷即以私售仓粟罪加以逮捕,流放新疆,次年7月病死于迪化(即今乌鲁木齐)。
内容简介
话说山东登州府东门外有一座大山,名叫蓬莱山 。山上有个阁子,名叫蓬莱阁。这阁造得画栋飞云, 珠帘卷雨,十分壮丽。西面看,城中人户烟雨万家; 东面看,海上波涛峥嵘千里。所以城中人士往往于下 午携尊挈酒在阁中住宿,准备次日天未明时看海中出 日,习以为常。这且不表。 却说那年有个游客,名叫老残。此人原姓铁,单 名一个英字,号补残,因慕懒残和尚煨芋的故事,遂 取这“残”字做号。大家因他为人颇不讨厌,契重他 的意思,都叫他老残。不知不觉,这“老残”二字便 成了个别号了。他年纪不过三十多岁,原是江南人氏 。当年也曾读过几句诗书,因八股文章做得不通,所 以学也来曾进得一个,教书没人要他,学生意又嫌岁 数大,不中用了。其先他的父亲原也是个三四品的官 ,因性情迂拙,不会要钱,所以做了二十年实缺,回 家仍是卖了袍褂做的盘川。你想,可有余资给他儿子 应用呢? 这老残既无祖业可守,又无行当可做,自然“饥 寒”二字渐渐的相逼来了。正在无可如何,可巧天不 绝人:来了一个摇串铃的道士,说是曾受异人传授, 能治百病,街上人找他治病,百治百效。所以这老残 就拜他为师,学了几个口诀,从此也就摇个串铃,替 人治病糊口去了,奔走江湖近二十年。 这年刚刚走到山东古千乘地方,有个大户,姓黄 ,名叫瑞和,害了一个奇病:浑身溃烂,每年总要溃 几个窟窿,今年治好这个,明年别处又溃几个窟窿, 经历多年,没有人能治得。这病每发都在夏天,一过 秋分就不要紧了。 那年春天,刚刚老残走到此地,黄大户家管事的 问他可有法子治这个病,他说:“法子尽有,只是你 们未必依我去做。今年权且略施小技,试试我的手段 。若要此病永远不发,也没有什么难处,只须依着古 人方法,那是百发百中的。别的病是神农、黄帝传下 来的方法,只有此病是大禹传下来的方法。后来唐朝 有个王景得了这个传授,以后就没有人知道此方法了 。今日奇缘,在下到也懂得些个。”于是黄大户家遂 留老残住下替他治病。却说真也奇怪,这年虽然小有 溃烂,却是一个窟窿也没有出过。为此,黄大户家甚 为喜欢。 看看秋分已过,病势今年是不要紧的了。大家因 为黄大户不出窟窿是十多年来没有的事,异常快活, 就叫了个戏班子,唱了三天谢神的戏;又在西花厅上 ,搭了一座菊花假山,今日开筵,明朝设席,闹的十 分畅快。 这日,老残吃过午饭,因多喝了两杯酒,觉得身 子有些困倦,就跑到自己房里一张睡榻上躺下,歇息 歇息。才闭了眼睛,看外边就走进两个人来:一个叫 文章伯,一个叫德慧生。这两人本是老残的至友,一 齐说道:“这们长天大日的,老残,你蹲家里做甚? ”老残连忙起身让坐,说:“我因为这两天困于酒食 ,觉得怪腻的慌。”二人道:“我们现在要往登州府 去访蓬莱阁的胜景,因此特来约你。车子已替你雇了 。你赶紧收拾行李,就此动身罢。”老残行李本不甚 多,不过古书数卷,仪器几件,收检也极容易,顷刻 之间便上了车。无非风餐露宿,不久便到了登州,就 在蓬莱阁下觅了两间客房,大家住下,也就玩赏玩赏 海市的虚情,蜃楼的幻相。 次日,老残向文、德二公说道:“人人都说日出 好看,我们今夜何妨不睡,看一看日出,何如?”二 人说道:“老兄有此清兴,弟等一定奉陪。”秋天虽 是昼夜停匀时候,究竟日出日人有蒙气传光,还觉得 夜是短的。三人开了两瓶酒,取出携来的肴馔,一面 吃酒,一面谈心,不知不觉,那东方已渐渐发大光明 了。其实离日出尚远,这就是蒙气传光的道理。三人 又略谈片刻,德慧生道:“此刻也差不多是时候了, 我们何妨先到阁子上头去等呢?”文章伯说:“耳边 风声甚急,上头窗子太敞,恐怕寒冷,比不得这屋子 里暖和,须多穿两件衣服上去。”各人照样办了,又 都带了千里镜,携了毯子,由后面扶梯曲折上去。到 了阁子中间,靠窗一张桌子旁边坐下,朝东观看,只 见海中自浪如山,一望无际,东北青烟数点,最近的 是长山岛,再远便是大竹、大黑等岛了。那阁子旁边 风声呼呼价响,仿佛阁子都要摇动似的。天上云气一 片一片价叠起,只见北边有一片大云飞到中间,将原 有的云压将下去,并将东边一片云挤的越过越紧,越 紧越不能相让,情状甚为谲诡。过了些时,也就变成 一片红光了。 慧生道:“残兄,看此光景,今儿日出是看不着 的了。”老残道:“天风海水,能移我情。即是看不 着日出,此行亦不为辜负。”章伯正在用远镜凝视, 说道:“你们看!东边有一丝黑影随波出没,定是一 只轮船由此经过。”于是大家皆拿出远镜对着观看。 看了一刻,说道:“是的,是的。你看,有极细一丝 黑线在那天水交界的地方,那不就是船身吗?”大家 看了一回,那轮船也就过去,看不见了。 P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