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人的史诗
作者简介
严歌苓,著名旅美作家、好莱坞专业编剧。198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90年入美国芝加哥哥伦比亚艺术学院,攻读写作硕士学位。严歌苓二十岁时开始发表作品,先后创作了《少女小渔》《天浴》《扶桑》《人寰》《白蛇》《一个女人的史诗》《第九个寡妇》《小姨多鹤》《赴宴者》《霜降》等一系列优秀的文学作品。她的作品充满鲜活的生命力,具有强烈的故事性、画面性,其生动流畅的语言,细腻准确的描写,引起了海内外读者的广泛关注,深受各界好评。
内容简介
一 田苏菲要去革命了。从三牌楼大街走下来,她对 这座小城市实在看不上眼。假如你去过那类长江淮河 之间的小城,你就知道田苏菲对它的感觉了,就是那 种永远勃发着脏兮兮的活力,永远富足不起来,也永 远有得吃,有得喝,有它自己一套藏污纳垢,生生不 息道理的城郭。如今有了高速公路,你会惊异地发现 ,车每开半小时就是一种新方言,一种比一种更难懂 。 田苏菲在街沿上走,白衣黑裙地走得轻盈跳跃。 两个黄包车夫蹲在马路牙子上啃甘蔗,一大口一大口 的白色甘蔗渣子从他们嘴里出来,给失修的街面铺了 路。一个女人在井台上给自己四五岁的女儿洗澡,口 里不绝地喊着滚铁环跑近跑远的儿子:“小死人!” 油炸臭豆腐干的摊子三步一个五步一个,油腻的秋风 穿行在欠缺修剪的法国梧桐树梢上。 总是会碰到相骂的男人或女人。田苏菲反正是要 革命去,今晚就走,翻窗子走,和巷子口伍老板的女 儿一道。谁也没把革命这个事情给田苏菲讲透。街口 那一对相骂的男人在早些年会把“革命”拿来骂人。 1927年之后这座小城的人骂街添了个毒词:“你个革 命的”比“你个挨枪冲的”,“你个杀千刀的”要时 尚。 小城的人特别怕大地方的人误认为他们不摩登。 大地方的人物事物他们倒很不以为然:大地方的旗袍 开衩高,他们觉得不像样,就来个改良,在旗袍里穿 条裙子。他们的城市常有大地方人,日本飞机炸公路 了,火车道上有共产党破坏了,大地方的人都会逗留 在小城。 小城的人就对北方人撇撇嘴,叫他们:“侉子! ” 小城人也对南方人白白眼,叫他们:“蛮子!” 田苏菲从此以后再不用跟他们一般见识了。她今 晚要革命去。她得把什么话都瞒得紧紧的。尤其不能 对她妈有一点流露。至于明天一早,妈从街上买菜回 来,手里拿着糯米团子滚着才炒的芝麻来叫她起床, 发现人去床空会怎样反应,田苏菲一点儿没去想。 她不像伍老板的女儿伍善贞做事有头有脑,该偷 的钱偷好,该要的账要回,该灭迹的日记情书灭掉。 伍善贞十七岁,比田苏菲大一岁,大人面前懂事体贴 ,背地是天大的胆,什么书都看,就是看书看革命的 。伍善贞前天在学校门口等人,天快黑了,看见田苏 菲没心没肺地走出来,她等她走到跟前,嘀咕一声: “走,革命去。” 田苏菲说:“去哪儿?” “皖南,革命去。” 田苏菲是后来才听说,假如那天伍善贞等到了她 等的那个人,革命伴侣就不是她田苏菲了,1949年霍 霍然随解放大军进城,四面八方向人挥手,接受人们 夹道欢迎的队伍里,也就没她田苏菲了。 “你要不要革命?”伍善贞在1947年9月这天黄 昏问田苏菲。 “要。”她就是这么个人,从来不说“不”。 她紧接着问:“孙小妹去不去?”她坚信人多的 地方不会太错;人去得多,闯祸大家闯。 “不叫她,叫她干什么?!”伍善贞说。这又给 了田苏菲一点“友情特别招待”的感觉。伍善贞不是 谁都瞧得上的。 后来田苏菲才发现,伍善贞等的就是孙小妹。孙 小妹一个小时前败露了,此时正在家里挨审,很快就 要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把她们革命的预谋出卖给她父母 。只是她父母是那种市井中的市井,从不多人家的嘴 ,问他们小事大事,不是枪杆子抵在脊梁上,坚决不 知道。 伍善贞布置了行动方针、接头暗号、紧急联络手 段,完全是个老革命。这已经让田苏菲觉得够快活了 ,游戏可是玩大了。伍善贞说她的代号叫“小伍”。 田苏菲呢?“小菲”。一切要绝对保密。小菲庄严地 点点头,两手的汗。 这时走向关帝祠街的不再是田苏菲,是有代号的 革命者小菲。她突然认为对她妈不公,这不就是“离 家出走”吗?为此天下死过多少妈?急病过多少爸? 虽然小菲她妈把她浑身皮子都揍熟了,小菲还是不愿 她妈去死。妈的疼爱在每天早上滚烫的糯米团子和每 天晚上的热水袋里。妈的疼爱还在替她剪发为她量衣 的软乎乎的手上。小菲想,要是妈不在了,几年前和 爸一块儿去了,现在就省得她心里如针扎了。还是去 告诉伍善贞不去了?可是总得向妈自首毛衣的事。要 去革命,就不必自首了。小菲三天前从学校回家,一 进门她妈就大声说:“要死了——你毛衣呢?” “给一个同学借去了。”小菲那时还是和革命边 儿也不沾的田苏菲。她不清楚拿走她毛衣的那个女生 是不是她们学校的同学。她看上去比她和伍善贞大些 ,人很活络,也大方美丽,虽然一样的白衣黑裙,穿 在人家身上就是画报女郎的风范。女生说:“哎哟, 你是高一的同学吧,我是高三的。好远就看见你这件 毛衣!多洋气呀!我们马上上家政课,借我到课堂上 做做样子吧?”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