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上中下)
作者简介
唐浩明,1946年生,湖南衡阳市人,著名作家、湖南省作家协会主席。就学于河海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入岳麓书社工作,任编辑室主任、总编辑等职。著有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杨度》、《张之洞》、《唐浩明点评曾国藩家书》、《唐浩明点评曾国藩奏折》、《唐浩明点评曾国藩语录》、《唐浩明点评曾国藩日记》等,整理出版《曾国藩全集》。 《曾国藩》被香港《亚洲周刊》评为20世纪中文小说百强,中直图书第3名;《杨度》获国家图书奖;《张之洞》获中宣部第九届“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
内容简介
天色慢慢黑下来,大门口素灯里的蜡烛点燃,院 子里各处也次第亮起灯光。曾府的中心建筑黄金堂灯 火通明。黄金堂正中是一间大厅两边对称排着八间厢 房。此时,这间大厅正是一个肃穆的灵堂。正面是一 块连天接地的白色幔帐,黑漆棺材摆在幔帐的后边, 只露出一个头面。幔帐上部一行正楷一一“诰封一品 曾母江太夫人千古”。中间一个巨大的“奠”字,“ 奠”字下是身穿一品命服的老太太遗像。只见她端坐 在太师椅上,慈眉善目,面带微笑。幔帐两边悬挂着 儿女们的挽联。上首是:“断杼教儿四十年,是乡邦 秀水金殿卿贰。”下首是:“扁舟哭母二千里,正鄱 阳浪恶,衡岳云愁。”左右墙壁上挂满了祭幛。领头 的是一幅加厚黑色哈拉呢,上面贴着四个大字:“懿 德永在。”落款:“从四品衔长沙知府梅不疑。”接 下来是长沙府学教授王静斋送的奶白色杭纺,上面也 有四个大字:“风范长存。”再下面是一长条白色贡 缎,也用针别着四个大字:“千古母仪。”左下方书 写一行小字:“世侄湘乡县正堂朱孙贻跪挽。”紧接 县令挽幛后面,挂的是湘乡县四十三个都的团练总领 所送的各色绸缎绒呢。遗像正下方是一张条形黑漆木 桌,上面摆着香炉、供果。灵堂里,只见香烟袅袅, 不闻一丝声响。 过一会儿,一位年迈的僧人领着二十三个和尚鱼 贯进入灵堂。他们先站成两排,向老太太的遗像合十 鞠躬,然后各自分开,缓步进入幔帐,在黑漆棺材的 周围坐下来。只听见一下沉重的木鱼声响后,二十四 个和尚便同时哼了起来。二十四个声音一一清脆的、 浑浊的、低沉的、激越的、苍老的、细嫩的混合在一 起,时高时低,时长时短,保持着大体一致。谁也听 不清他们究竟在哼些什么:既像在背诵经文,又像在 唱歌。这时,一大捆一大捆檀香木开始在铁炉里燃烧 。香烟在黄金堂里弥漫着,又被挤出屋外,扩散到坪 里,如同春雾似的笼罩四周的一切。整个灵堂变得灰 蒙蒙的,只有一些质地较好的浅色绸缎,在附近的烛 光照耀下,鬼火般地闪烁着冷幽幽的光。换香火、剪 烛头、焚钱纸、倒茶水的人川流不息,一概浑身缟素 ,蹑手蹑脚。灵堂里充满着凝重而神秘的气氛。 灵堂东边一间厢房里,有一个六十二三岁、满头 白发的老者,面无表情地颓坐在雕花太师椅上,他便 是曾府的老太爷,名麟书,号竹亭。曾家祖籍衡州, 清初才迁至湘乡荷叶塘,一直传到曾麟书的高祖辈, 由于族姓渐多略有资产而被正式承认为湘乡人。麟书 的父亲玉屏少时强悍放荡,不喜读书,三十岁后才走 上正途,遂发愤让儿辈读书。谁知三个儿子在功名场 上都不得意。二子鼎尊刚成年便去世,三子骥云一辈 子老童生,长子麟书应童子试十七次,才在四十三岁 那年勉强中了个秀才。麟书自知不是读书的材料,便 死了功名心,以教蒙童糊口,并悉心教育儿子们。麟 书秉性懦弱,但妻子江氏却精明强干。江氏比丈夫大 五岁,夫妻俩共育有五子四女。家中事无巨细,皆由 江氏一手秉断。江氏把家事料理得有条有理,对丈夫 照顾周到,体贴备至。麟书干脆乐得个百事不探,逍 遥自在。他曾经自撰一副对联,长年挂在书房里:“ 有子孙,有田园,家风半耕半读,但将箕裘承祖泽; 无官守,无言责,世事不闻不问,且将艰巨付儿曹。 ”现在夫人撒手去了,曾麟书似乎失去了靠山。 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