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亡(从项羽到韩信)
作者简介
李开元,四川成都人,1982年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留校担任田余庆先生助教。1989年获东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任日本就实大学人文科学部教授,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主要研究秦汉史。除本书姊妹篇《楚亡:从项羽到韩信》外,还著有《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军功受益阶层研究》(2000)、《秦谜:重新发现秦始皇》(2015)等。
内容简介
一 本是王孙 公元前206年4月,身在咸阳的韩信面临人生的重 大选择:究竟是跟随项羽回到故乡楚国,还是跟随刘 邦前往汉中?他必须马上决断。 韩信是淮阴人,地方在现在的江苏省淮安市一带 。韩信的生年,在公元前228年左右。这一年,以楚 国的年历计算,是楚幽王十年,以秦国的年历计算, 是秦王政十九年。韩信出生的时候,淮阴是楚国的国 土,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编制成了秦帝国的东海郡淮 阴县。所以,以出生地而言,韩信是楚国人。 不过,从韩信的姓氏上来看,他可能与韩国有些 渊源。我们知道,韩是韩国王族的姓氏。韩信的姓氏 ,或许就是继承了韩国王族的血统而来的?当然,这 种说法,仅仅是一种现代的推测,司马迁著《史记》 为韩信立传的时候,完全没有提到韩信的亲族和家庭 。所以,我们不知道他的父母是谁,他有无兄弟姐妹 ,我们也不知道他的妻子是谁,他有无子女亲属。史 书中的韩信,仿佛是英雄孤身一人,特立独行于天地 之间。 汉帝国的江山,三分之二是韩信打下来的,韩信 曾经先后被封为齐王和楚王。汉帝国建立的时候,以 功业、声望、地位而论,韩信仅次于刘邦,无疑是名 副其实的第二号人物。对于这样一位显赫的历史人物 的家世,司马迁竟然不能有只言片语传达给后人,实 在是非常遗憾的事情。不过想来,司马迁有他的难处 ,他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我们知道,韩信辉煌的人生,有非常不幸的结局 。公元前196年,也就是汉高帝十一年,他被吕后以 谋反的罪名处死,被残酷地灭了三族。因此之故,有 关他的亲族和家庭情况的记录,大概都被销毁了个干 净。《史记·淮阴侯列传》中有关韩信早年行状的一 些记事,多是司马迁到访淮阴时收集到的一些传闻故 事。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现场采风得到的花絮断片 中,处处流露出古来贵族社会的流风余韵。 史书上说,韩信青年时代家境贫穷,连吃饭都没 有着落。不过,韩信吃饭没有着落的问题,怨不得别 人,都是他自身的习气带来的后果。韩信身材高大, 堂堂正正一男子汉,既不耕田种地,也不做买卖经商 ,又不能出仕为吏,生计当然不会有着落。生计没有 着落的韩信,成天游手好闲,到处晃荡。他不但到处 晃荡,还喜欢佩着刀剑晃荡,吃不起饭还端着架子, 活生生一副落魄贵族子弟的形象。 在古代社会,带刀佩剑,本来是贵族的特权,不 事生产,更是贵族的本性。大概正是遗风所致,我们 在韩信身上,不但见不到依靠劳动养活自己的行为, 甚至见不到这种意愿,他习以为常地“从人寄食”。 “从人寄食”,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到别人家里吃 白食,似乎是不太光彩的事情。不过,在韩信所生活 的战国秦汉时代,“从人寄食”是士人依附权贵的一 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本是古来贵族社会的遗 风,到了战国时代,也成了新起的游侠社会的时尚。 战国末年,三千门客寄食于魏国公子信陵君门下,秦 汉之际,乡侠刘邦带领一批小兄弟到嫂子家白吃白喝 ,都是这种寄食之风。 韩信寄食,最初依附在淮阴县下乡的南昌亭长家 ,天天去白吃,几个月之后,惹得亭长老婆心烦,于 是使坏,早早做饭吃了。韩信按往常的时刻到时,亭 长老婆不再招呼吃饭。韩信心中明白,从此不再到亭 长家去。乍一看,韩信寄食南昌亭长家的这个故事, 与刘邦寄食大嫂家有些相似之处,仔细琢磨,内涵大 不相同。 刘邦喜欢结交朋友,吆三喝四,呼风唤雨,去大 嫂家混饭,领着一帮狐朋狗友。韩信是孤独的人,没 有听说他在家乡有过什么朋友,孤零零一个人到南昌 亭长家寄食,孤零零一个人在淮阴街市上受欺负。韩 信不好酒色,不管是先前蛰居乡里还是后来高居庙堂 ,都没有听说过他有酒色方面的传闻,哪里像刘邦, 婚前养外妇生子,发迹后更是性趣盎然。韩信一生待 人接物拘谨矜持,既不洒脱,更缺豪气,完全不是游 侠社会中的人,倒是多有一些虎落平阳被犬欺的没落 贵族气。 淮阴是水乡,多河流湖泊。衣食无着的韩信,不 时到城外钓鱼。韩信常去的钓鱼处,有年长的妇人在 水边冲洗丝棉,被称为“漂母”。有漂母面善心慈, 见韩信可怜,就将自己带来的饭菜分与他吃。数十天 来,漂母天天在水边漂洗,天天带饭给韩信吃,毫无 厌烦的神色。曾挨过白眼的韩信,感动地对漂母说: “我将来一定要重重地报答您老人家。”结果反而惹 得漂母生气,讨来一顿重重的教训:“你堂堂男子汉 不能自食其力,我分口饭与你,无非是可怜你,可怜 你王孙落到如此境地,哪里想到过要你报答的事情! ”韩信一时无言,惭愧得无地自容。 P3-6 <p>楚汉之争中*耀眼的人物,无疑是项羽和韩信。他们两人横扫天下如卷席,但*终都以悲剧收场。他们的辉煌人生和惨淡结局,具有那个时代的深深烙印。历史学家李开元通过讲述他们的故事,精彩呈现了那个英雄时代的壮阔画卷。</p>
偏远地区不包邮,敬请谅解!
本店部分商品价格高于书本定价,溢价部分为商品运费,介意勿拍,给您带来不便非常抱歉!
基本信息
书名:楚亡:从项羽到韩信
:45.00元
作者:李开元著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5_5_1
ISBN:9787108052957
字数:255000
页码:34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
楚汉之争中耀眼的人物,无疑是项羽和韩信。他们两人横扫天下如卷席,但终都以悲剧收场。他们的辉煌人生和惨淡结局,具有那个时代的深深烙印。历史学家李开元通过讲述他们的故事,精彩呈现了那个英雄时代的壮阔画卷。
内容提要
马迁《史记》写下了楚汉之争的古绝唱。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从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到列国争雄,再到统一于汉,仅仅八年。项羽随叔父项梁在会稽起兵时二十四岁,到乌江自刎年仅三十一岁。八年间,一幕幕历史大戏可歌可泣,经历了秦崩、楚亡、汉兴一系列重大转折,终于使五余年来的混战征伐归于安定,中国历史迎来西汉的全盛时代。
历史学家李开元在研究、细读这段历史的过程中,结合文献史籍、出土文物,并实地踏查地上遗迹,揭示了一系列未解之谜,如项羽奇袭彭城的路线,刘邦离间楚国的真相,垓下之战前的“陈下之战”等。书中还描绘出众多英雄豪杰卓尔不群的面目,像以一人之力转动大局的韩信、张良、陈平,接续战国纵横家余绪的郦食其、随何、侯公等。作者对史书记述的辨正和还原,尽可能地丰富了那段历史,使楚汉相争这出大戏更为惊心动魄。
目录
序言 文学比历史更真实?
章 大将韩信
一 本是王孙
二 胯下之辱有兵法
三 韩信保卫项羽
四 张良求得汉中
五 国士无双
六 萧何截贤追韩信
七 汉中对
八 田荣反楚
九 汉中的地形交通
十 章邯看走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