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福建教育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23.10
折扣购买: 洋镜头里的日俄战争(1904-1905)
ISBN: 9787533452353
徐广宇,1977年出生于古城天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喜爱中国历史及传统文化。现在北京从事艺术品投资行业,业余收集、研究有关中国的老照版,译有《1900,美国摄影师的中国照片日记》一书。
1 强大的门户——亚洲最好的海港之一,旅顺港的入口 这张照片拍摄于码头的台阶上,冲南,旅顺旧城位于观看者的背后,西 (右)边是新城,群山环抱的海港也位于右边。画面右边的悬崖是老虎尾,左 边是黄金山,此处筑有强大的防御工事,是离城区最近的警戒所在。俄国人 曾在此经营着一个重要的信号站,直到施特塞尔将军(Genera Stoessel)投 降。远处的水面为渤海海峡。 照片中的山上,座座堡垒首尾相顾,呈半圆形散布于距离城区一到三英 里的高地上。在战争的前几个月里,黄金山上的炮台发挥了巨大威力,成功 地阻止了日本舰队进入港口。在炮火交织中,也有一些俄国舰船遭到损毁。 港口外的水域布满水雷。然而尽管拥有如此坚固的防御工事,日军最终还是 凭借其强大的炮火攻下了这个要塞。500磅重的炮弹越过山顶落入港口,巨 大的破坏力使港口内的堡垒和军舰都遭到严重的毁坏。日军的攻击也非常精 准,指挥官坐镇高处,以电话指挥,力求每一发炮弹都不离其视线。 俄国投降条款于1905年1月2日签署于山后三英里外的一个满洲小山村里 。超过两万五千名俄国军官和士兵做了俘虏,万人阵亡。 2 俄国装甲巡洋舰佩列斯韦特号,装备完整,泊于旅顺港 佩列斯韦特号(Peresviet)整装待发,准备加入港口外的一个预备舰队 。拍摄照片的位置是停泊于旅顺港内的阿莫尔号(Amur)甲板上。 自1904年2月战争爆发,佩列斯韦特号参与了数场艰难的战斗,舰载的 大炮对日军的炮火给予了强有力的还击。该舰装备有大炮七十多门,多数为 速射炮,并有六个鱼雷发射管。这些大炮的射程达三英里以上。由于该舰水 线以上有近四十英尺的高度,她很容易成为敌人排炮攻击的目标。这艘船建 造于1898年,她的引擎能提供14500马力的动力,使其能轻易地达到每小时 18节的航速。 约有六万名官兵服役于俄国海军的各个舰队,沙皇尼古拉斯二世的叔父 亚历克斯大公(Grand Duke Alexis)担任总司令。极负盛名的“海洋哥萨克 ”马卡诺夫将军(Admiral Makaroff)直接指挥对日作战的舰队,直至1904年 4月13日,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Petropavlosk)悲剧性地沉没为止——这 艘船触了日本人布下的水雷,沉没于港口入口处,马卡诺夫和全体船员葬身 鱼腹。之后斯蒂洛夫将军(Admiral Skrydloff)接掌了舰队的指挥权。 3 三英里外,鸡冠山堡垒被炮火包围 日本和西方的记者聚集在一起,观看八月间一次针对俄方堡垒的强攻。 画面左边,远处地平线上第二高度的山头上是鸡冠山堡垒,往右,“鸡 冠”上有一处贝壳状凹陷的地方,也是一处坚固的堡垒。在八月间对这座堡 垒的一次攻击中,日军的一个团几乎损失殆尽,仅17人得以幸存。画面中部 有一座被日军挖了几道平行战壕的圆形小山,山后几乎被烟雾遮盖的地方, 就是黄金山堡垒所在的位置。旅顺城区位于画面的右方。 鸡冠山堡垒下方那片漫山遍野的灰白色烟雾,正是日军的排炮自画面右 边一两英里外发射的巨大炮弹爆炸所致。日军的火力隐藏在类似于画面近处 这样的山地里,处于俄军堡垒的视线之外。 俄国人的炮弹时常落在此地,击中之处,山崩石裂。 4 乃木希典将军在前线 这是指挥旅顺攻围战的日军总司令乃木希典将军。他坐在司令部前的一 张桌子旁边,司令部位于距离前方阵地几英里远的一个满族村子里。他穿着 深蓝色的军服,袖子上的三颗星表明他是一位将军。 作为一位军事史的书写者,他正在用放大镜观看地图。这是自人类战争 史以来最可怕的攻围战,此时双方正处于交战状态。正是这位拥有不屈不挠 的精神与非同寻常的指挥才能的老人,让这场激战变成了日本的一场胜利。 乃木希典将军出生自一个声名显赫的武士家族,因为这场战争,他的两 个儿子葬送了生命。五月,在距离此地三十英里外的南山,日军攻破了俄国 人的防线,占领了旅顺与大陆之间狭窄的连接地带。在这场战斗中3500人阵 亡,乃木的儿子乃木胜典(Nogi Shoterl)是其中之一。从这天起,旅顺与外 界的陆路交通被切断,标志着这场战争的重要转折点。1904年11月,在攻占 203高地的最后一次突袭中,另一个儿子乃木保典(Nogi Hoten)加入敢死队 冲向俄国人的阵地,没能活着回来。203高地被成功夺取,这使日方得以用 其强大的攻城炮摧毁堡垒,炸毁战舰,最终迫使俄方施特塞尔将军投降。 …… P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