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人运动史概论(2023版)

中国工人运动史概论(2023版)
作者: 编者:全国工会干部培训基础教材编写委员会|责编:黄冰凌//周子欣
出版社: 中国工人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22.75
折扣购买: 中国工人运动史概论(2023版)
ISBN: 9787500877660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一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工人运动 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 就承担起工人运动 领导者和工人阶级先锋队的责任。党坚持运用马克思主 义工运理论指导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 为工人运动指明 前进方向。党领导的工人运动逐渐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的 主流。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通过颁布决议、 发布指示, 为工人运动的发展提供路线、方针、政策指 引; 组织领导成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中华全国总工 会、全国总工会苏区中央执行局、全国总工会西北执行 局、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中国解放区职工联合会筹备 委员会, 持续指导和推动工人运动的发展;党的许多领 导人, 如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陈云、李立三等都 亲自领导过工人运动, 或担任过工会组织领导人, 邓中 夏、苏兆征、蔡和森、赵世炎、王荷波、张浩、邓发等 党的工运领袖为此付出了宝贵生命。大革命时期, 中国 共产党领导掀起一次又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扩大了中国 共产党和工人阶级的政治影响。土地革命时期, 中国共 产党领导成立苏维埃工会, 动员和组织工人直接配合、 支援革命战争。抗日战争时期, 党及时调整工人运动策 略, 对工会的性质、任务、作用和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中的策略问题等作出原则规定。解放战争时期, 党确定 了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 带领解放区和国统区 的工人群众, 从各自不同的地位、环境和条件出发, 积 极组织争取和平民主运动、支援人民解放战争、配合开 展接管城市斗争, 迎接新中国的成立。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的工人运 动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也是中国 工人阶级以独立姿态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五四运动促 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中国共产党应运 而生。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最先进的阶级———工人阶 级的政党, 不仅代表着工人阶级的利益, 而且代表着整 个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它从一开始就坚持以马 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 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 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 一、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1921 年7 月23 日至8 月初,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 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浙江嘉兴南湖召开, 宣告中国共 产党正式成立。党的一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 和第一个决议, 选举产生了以陈独秀为书记的中央局。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 事变, 具有伟大而深远的意义。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 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深 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深刻改变 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 对领 导工人运动作出了部署。《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明 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中心工作是领导、组织和推 进工人运动, 基本任务是成立产业工会, 强调党应在工 会中灌输阶级斗争的精神,提出了如何把工人组织起来, 以及开展工人运动的工作原则。《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 议》共有6 项内容, 有3 项是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 的内容, 第一项为工人组织(本党的基本任务是成立产 业工会), 第三项为工人学校(因工人学校是组织产业 工会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所以在一切产业部门均应 成立这种学校), 第四项为工会组织的研究机构(这种机 构应由各个产业部门的领导人、有觉悟的工人和党员组 成, 应研究产业工会组织的工作方法等问题)。从此,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工人运动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 并逐渐壮大起来。 二、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成立 党的一大召开时, 由于党员人数较少, 且党组织还 不能在上海进行公开合法活动, 在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 马林的提议下,决定成立一个可以公开指导全国工人运 动的机构。1921 年8 月11 日,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 上海成立, 由张国焘担任主任、李启汉为秘书, 创办机 关报《劳动周刊》。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总部成立之后 , 又相继在北京、长沙、武汉、广州、济南、上海等地 设立分部机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是中华全国总工会 的前身, 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公开领导工人运动的总机 关,这一时期爆发的香港海员大罢工、安源路矿工人大 罢工、开滦煤矿工人大罢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等, 都是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支援或直接领导下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