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经济学笔记(3中国挑战美国国家智库谈中国关键问题)

哈佛经济学笔记(3中国挑战美国国家智库谈中国关键问题)
作者: 陈晋
出版社: 工商联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哈佛经济学笔记(3中国挑战美国国家智库谈中国关键问题)
ISBN: 9787515807980

作者简介

陈晋,财新传媒集团驻波士顿特约记者,《哈佛笔记》专栏作者。曾任《世界时报》记者、研究员,哈佛商学院研究员,网络杂志《视角》资深编辑,学生杂志《哈佛评论》主编、主席。 1995年获俄勒冈州波特兰市路易斯科拉克学院数学和经济学双学士学位,1997年获得波士顿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02年获得哈佛大学亚洲研究硕士学位。 主要研究领域涉及经济、社会问题和公共政策等方面。著有《哈佛经济学笔记》《哈佛经济学笔记2》。

内容简介

对于中国要在新技术,包括军事技术方面投巨资 15亿美元,而美国的经济 重点在于复苏房地产市场和个人消费方面这一反差, 萨默斯说,当肯尼迪总统在 1963年去世的时候,他还相信苏联会在1985年前超越 美国,比美国富裕。东亚问 题专家傅高义在1979年出版畅销书《日本第一》。这 些对长期形势的预测在事后 看来都不正确。事实上,一个国家在一个十年内的经 济增长率与下一个十年的增 长率,总的来说相关程度很低。所以,用过去的形势 预测未来是非常危险的。 如果对中国的担心被化作美国加强教育、重视研 发投资和控制借贷的动力, 那么这是好事。但中国的发展趋势很容易被夸大。中 国的人均生活水准还不如两 代美国人以前的人均生活水准。中国政府面临的局势 也很严峻。生活在美国的美 国人非常容易夸大自己的难题,同时低估中国在政治 、环境、金融和社会变迁 中的巨大挑战。对技术和公共设施的投资对任何政府 都非常有吸引力。20世纪 五六十年代,人们对莫斯科地铁系统的看法和今天人 们对中国高铁的看法一样。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非常快,但它的技术还不是最先进 的技术。 美国人很容易认为自己的价值观是放之四海皆准 的真理,很难想象人们对世 界还能有不同的看法。中美之间的关系需要很多沟通 、理解、谅解和信任。只有 这样,才能避免最糟糕的结果。两三百年后的历史会 证明,中美关系比冷战结束 和伊斯兰国家间的矛盾更有可能成为最重要的历史事 件。 区别政府在挽救危机中的作用与政府和精英阶层 的不正当关系 有记者问,美国和欧洲的精英们想方设法、甚至 不惜动用纳税人的钱使银行 资产看起来更健康,几十年以后,人们会不会认为现 在的精英是在牺牲中产阶级 利益的基础上挽救那些本来就不可持续的资产价值? 萨默斯强调,美国纳税人在这场危机中没有吃亏 。无论其他国家的情况怎 样,美国的情况是:政府不但从挽救银行和汽车公司 的过程中全部收回了纳税人 的钱,而且还赢得很多利润。美联储从救市当中得到 从而上缴财政部的利润从来 没有现在这么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美国纳 税人会因此减少纳税。 记者问,华尔街前20名的银行都可以从美联储的 低利率窗口贷款,并享受 几乎是零的利率,中小金融公司却没有这个条件。而 正是这些中小金融公司在创 造就业,这公平吗? 萨默斯反驳美国政府动用纳税人的钱来补助、救 济精英阶层的公众印象。他 说,事实不是这样的。但他承认,美国中产阶级的顾 虑一直在增加。一般来说, 中产阶级的倾向性直接影响政治选举的结果。如果中 产阶级担心精英阶层在剥削 他们,他们在选举中会倾向政治“左派”。如果中产 阶级担心他们的纳税钱会被 政府拿去救济不配救济的穷人,他们在选举中会倾向 政治右派。2008年总统大 选显示,中产阶级担心的是前者——他们担心政府拿 他们的钱去帮助精英阶层。 这促使了民主党上台执政。 萨默斯清楚地知道,有人担心精英阶层不属于任 何国家,他们更像是达沃 斯(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成员,而不是他们各 自国家的公民。萨默斯 说,要得到更广泛的支持,全球化必须证明它不意味 着区域化、地区化的解 体。怎样的政策让政府破费,怎样的政策为政府省钱 ,这里面有很大区别。认 为2009年拯救金融危机的政策项目是破费了纳税人的 钱的看法是完全错的。 但萨默斯承认,如果政府与精英阶层的关系日益紧密 ,那么政府的正当性就会 受到质疑。 美国长期经济走势与中产阶级生活状况 记者问,最近10年(2000~2010年)的美国经济 年均增长率是2.6%,而 1945年到2000年的年均增长率是3.4%。看起来只有 0.8%的区别却意味着消失 了上千万个工作,所以美国经济低于以前的平均水平 。美国股市被美联储充斥着 前所未有的流动性。如果你有很多股票,那很好。如 果你是靠工资养家糊口的中 产阶级,那你的情况就太糟糕了。这样的体系从政治 上说是可持续的吗? 萨默斯说,美国今后10年的挑战取决于中产阶级 的收入和福利。统计数 据显示,美国中产阶级的实际收入(去掉通胀后的真 实收入)长期以来停滞 不前。但是如果我们考虑电视机、冰箱、衣服,甚至 食品的真实价格,中 产阶级在这些方面的实际消费能力还是有进步的。虽 然房产价格在最近3年 (2007年后的3年)有所下降,但美国中产阶级感觉生 活窘迫的原因主要来自医 疗保险、幼儿园和住房等方面的花销。这就是为什么 奥巴马总统在上任之初就着 手医疗改革。 我们需要创造就业,所以公共设施建设不仅仅是 “逆经济周期”的政策措 施,而且一直非常重要。最近这些年,受打击最大的 人群是没有大学学历的、靠 手工劳动的男人。建设公共设施会为这部分人创造就 业。 对中国中产阶级的状况,萨默斯说,中国人比他 们上一辈人的生活好了很多 倍。这是正常的,人们都希望他们的下一辈比自己生 活得好。中国的问题是“仇 富”心理和仇恨社会精英的心理非常严重。社会精英 阶层的正当性成为问题。 对欧洲人来说,他们担心的是未来人口老龄化以 后的社会,再加上部分欧洲 国家的财政危机。普通德国人想不通为什么他们要为 希腊、葡萄牙和爱尔兰这样 在财政上不负责任的国家埋单。欧洲一体化是人类社 会辉煌的创举之一,但是普 通市民却认为这是社会精英为他们自己制造的社会构 架,为精英自己服务的。关 于欧洲宪法的辩论就反映了普通人眼里的正当性与精 英眼里的正当性之间的鸿 沟。话又说回来,对机制的信任在全球范围内都愈加 成为问题。这个世界越复 杂,这个世界就越需要机制起作用。与此同时,这个 世界却发现人们对机制的信 心在悄然消逝。P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