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叙事与地方治理研究:转型期乡村社会的集体行动
作者简介
李正东,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城乡社会学以及社会工作等领域的研究,近年来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城市贫困与社会政策、员工压力缓解与社会保护、社区发展与公共服务等系列主题。主持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专项课题、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研究,出版著作多部,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内容简介
卷首开篇的第一句话,我想用“乡土中国的不朽者 ”作为对费 孝通先生的怀念。“社会和文化可以使人‘不朽’ ”,这是费老临近 谢幕时讲述的一句话。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正是 费孝通先生的 《江村经济》《乡土中国》《生育制度》《禄村农 田》《乡土重建》等一 部部著作,让我们中国的社会和文化得以在“差序 格局”的理论镜 像中绵续“不朽”,让我们中国的社会和文化在“ 社区研究”的方法 指南下继替“长存”。 角度再转回来,毋庸置疑,作为大师的费孝通先生正 是创造文 化的人,正是我们中国社会和文化的“不朽者”。 费孝通先生史诗般的人生记录了中国近一个世纪的 磨难与变迁。 他的侠骨柔肠和书生意气、志在富民和天下大同, 书写了中国知识 分子的高尚品格和社会良知。他的“江村”叙述和 结构描写、“乡 土”概念和比较阐释,开拓了中国社区研究里程碑 和本土化。其实, 费孝通先生也是“诗人”,他的“诗作”和“诗作 的风格”成为中国 社会学、人类学和世界社会学、人类学的一部分而 被永远地保留下 来。用王铭铭先生的话来讲,就是:“费孝通先生以 他的激情,回应 了一个时代,以他的书写,留下了他的脚印。”① 可以说,我正是踏寻费孝通先生的脚印,一步一步走 进了社会学和 人类学的家园。在费孝通先生九十岁的时候,我只 有二十岁。 也正是在这1999年,我获得了费孝通先生亲笔签有 “费孝通,九十 岁”的一套由群言出版社出版的十四卷本的《费孝 通文集》。那时 起,我怀着一颗高山仰止和顶礼膜拜的心,开始了“ 乡土中国”的 阅读。在阅读中,我体验到了社会学想象的极致魔 力与田野书写的 独有美感。阅读费老,让我在日常生活的好奇与洞 察中,开启了去 发现社会和文化的旅行。费孝通先生“推己及人” 还给了我立身处 世启蒙之外的学术启蒙,让我学会了对话。不仅和 自己对话,还要 和他人对话。不仅和生活对话,还要和理想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