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正飘飘——六个孩子的抗战史](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40126/02/20240126021039883.jpg)
出版社: 万卷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旗正飘飘——六个孩子的抗战史
ISBN: 9787547064047
朱洪海 1988年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历史系图书馆学专业,先后做过图书馆管理员,大学学报编辑,电视栏目策划,图书策划人。多年来致力于口述历史工作,著有口述历史作品《征服法国外籍军团的华人特种兵》《从延安出发——开国少将张学思夫人谢雪萍口述历史》《我是新六军少尉》,长篇童话《瓦当的庄园》《冒险家四世》。
第一章 1931 年,改变了他们 1931 年的11 月9 日,上海广播电台播出了一首叫《抗敌歌》的歌曲,歌词是: 中华锦绣江山谁是主人翁?我们四万万同胞!强虏入寇逞凶暴,快一致持久抵抗将仇报!家可破,国须保!身可杀,志不挠!一心一力团结牢!努力杀敌誓不饶! 中华锦绣江山谁是主人翁?我们四万万同胞!文化疆土被焚焦,须奋起大众合力将国保!血正沸,气正豪!仇不报,恨不消!群策群力团结牢!拼将头颅为国抛! 这是在中国有记录可查的第一首抗日歌曲,很快就在中国大地流行开来,并成为最有影响的抗战歌曲之一。歌曲由黄自谱曲,韦瀚章作词。 1931 年,沈阳。高存信,辽宁开原人,1914 年出生,时年十七岁。在当时沈阳城外的小河沿,有一所省立第二工科学校,这所学校建于1922 年,此后近一百年间历经变迁,多次更改校名,于1998 年成为沈阳大学的一部分。 1931 年时,高存信已经在这里读了两年化学专业,因为学校与沈阳城里的家有点距离,他一直住校读书。 9 月18 日夜,枪声骤然响起,正在睡觉的高存信被惊醒了。在响成一片的枪声、炮声、炸弹声中,他和同学们抱成一团儿,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天刚亮,他们爬到教学楼上看到,半空中日本飞机正在低空盘旋投弹,一队队日本兵荷枪实弹,沿着小河沿,杀气腾腾地奔向东大营方向,追击退却的中国军队。 东大营背靠天柱山,是张作霖时代建的兵营,为了和北大营相呼应,取名东大营。不过北大营只是纯粹的兵营,东大营除了具有兵营功能,还设有军校,东北讲武堂最后两期学生就是从这里毕业的。如今,沈阳炮兵学院就建在它的原址上。 很快,东大营也被日军攻占了。 9 月19 日,整个沈阳全城都被日军占领,学校宣布停课,要求学生解散回家。高存信家住在沈阳城的大南门内,在回家的路上,他看到沿街倒着被日军杀害的老百姓尸体。到了大南门,见日本兵正在城门口检查过往行人,城门上往日的青天白日旗不见了,飘扬着日本膏药旗。看到这些,高存信不敢再进城,就绕路回到了学校。 在学校只能暂住一两天,有家不敢回,也不知道父亲高崇民在哪儿,母亲已在三年前过世,无处可去的高存信只好决定走回开原老家。可手里没有路上的吃饭钱,连走了两家亲友,才借到三元钱。借完钱看天色已不宜赶路,只得在学校又住了一夜,第二天再走。 本书是一部以东北青年投身抗日救亡斗争为题材的报告文学。 ★ 全书以张学思、高存信、罗文、王岳石、白竟凡、谢雪萍六个孩子的亲历为叙事主线,以大量档案、回忆录等文献史料和口述史料,真实记录了一代人的烽火青春。 ★ 每章均以抗战歌曲作为开篇,引领读者重返那段激昂的抗战岁月。 ★ 书中收录近百幅珍贵历史图片,分别由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冀中抗战研究会和六个孩子的后人独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