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售价: 66.00
折扣价: 49.50
折扣购买: 王阳明的生活世界(通往圣人之路修订版)
ISBN: 9787100156080
"董平,1959年9月出生,浙江衢州人,文学硕士、哲学博士。现为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佛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中华孔子学会阳明学研究会会长、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等职。曾赴印度普纳大学研修印度哲学,并在哈佛燕京学社、印第安纳大学、根特大学、台湾大学等校从事访问研究。 主要从事先秦儒家道家哲学、宋明理学、浙东学派、中国佛教哲学等方面的研究。主要著作:《陈亮评传》(1996)、《天台宗研究》(2002)、《浙江思想学术史:从王充到王国维》(2005)、《传奇王阳明》(2010)、《老子研读》(2015)、《先秦儒学广论》(2015)、《宋明儒学与浙东学术》(2016)等。古籍整理著作多种,如《王阳明全集》(1996、2001,合作)、《邹守益集》(2007)、《杨简全集》(2015)等。"
"导言(摘录) 虽然阳明先生的一生并不长久,但在他五十七年的生命历程中,却实现了中国古代文化所理想的全人格,集事业功德与立言垂教于一身,以“真三不朽”而垂范于史册。他是一位思想深邃的哲人,其学说的畅演与传播改变了明代中叶以后中国思想学术发展的整体格局;他是一位深怀韬略猷谋的将军,其事功的建立实际上改变了明王朝的政治命运;他也是一位逸兴遄飞、文心奔涌的诗人,山川幽邃、天心月圆,都曾见证其潇洒的仪态与隽永的文辞。正因此故,虽数百年以后,人们犹思其功烈,想其为人,心生景仰而为之赞叹三复。如清代马士琼云: 古今称绝业者曰“三不朽”,谓能阐性命之幽微,焕天下之大文,成天下之大功。举内圣外王之学,环而萃诸一身,匪异人任也。唐宋以前无论已,明兴三百年,名公巨卿,间代迭出,或以文德显,或以武功著,名勒旗常,固不乏人,然而经纬殊途,事功异用,俯仰上下,每多偏而不全之感。求其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勇夺三军之气,所云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惟我文成夫子一人而已。 但阳明先生的一生,其现实的生命途程却是偃蹇困顿、充满艰险的。投荒万里,颠仆于尘途,征剿寇盗,削平宁藩,他所迎来的却是如瓦釜般雷鸣的谗言诟詈;抚平思恩、田州,征讨藤峡、八寨,安民人宁处之心,除国家百六十余年之患,师奏凯旋,却病逝归途。他的临终遗言,谓“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的确,除了那一片玉壶冰心以外,他似乎什么也不曾留下。然而,当我们徜徉于他的思想世界之中,回味与诠释他的良知之说,却无法忘怀其生活所经验的百死千难。阳明的生活世界,原是其思想世界的开展形态;他的生活践履,也原是其“致良知”学说的确切证件。原于此故,了解阳明的生活世界,便成为我们更为真切地理解其思想世界的必要前提。梁启超先生云: 居恒服膺孟子知人论世之义,以谓欲治一家之学,必先审知其人身世之所经历,盖百家皆然。况于阳明先生者,以知行合一为教,其表见于事为者,正其学术精诣所醇化也。综其出处进退之节,观其临大事所以应者之条理本末,然后其人格之全部,乃跃如与吾侪相接,此必非徒记载语录之所能尽也。 依循任公先生此说,我们遂综理历代之所记述,参稽时彦之所研究,而请述阳明先生的生平行履于后。冀踪其生活世界的实迹,以见其思想世界的深邃,而踪其通达于圣人境界的曲折艰辛……导言(摘录) 虽然阳明先生的一生并不长久,但在他五十七年的生命历程中,却实现了中国古代文化所理想的全人格,集事业功德与立言垂教于一身,以“真三不朽”而垂范于史册。他是一位思想深邃的哲人,其学说的畅演与传播改变了明代中叶以后中国思想学术发展的整体格局;他是一位深怀韬略猷谋的将军,其事功的建立实际上改变了明王朝的政治命运;他也是一位逸兴遄飞、文心奔涌的诗人,山川幽邃、天心月圆,都曾见证其潇洒的仪态与隽永的文辞。正因此故,虽数百年以后,人们犹思其功烈,想其为人,心生景仰而为之赞叹三复。如清代马士琼云: 古今称绝业者曰“三不朽”,谓能阐性命之幽微,焕天下之大文,成天下之大功。举内圣外王之学,环而萃诸一身,匪异人任也。唐宋以前无论已,明兴三百年,名公巨卿,间代迭出,或以文德显,或以武功著,名勒旗常,固不乏人,然而经纬殊途,事功异用,俯仰上下,每多偏而不全之感。求其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勇夺三军之气,所云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惟我文成夫子一人而已。 但阳明先生的一生,其现实的生命途程却是偃蹇困顿、充满艰险的。投荒万里,颠仆于尘途,征剿寇盗,削平宁藩,他所迎来的却是如瓦釜般雷鸣的谗言诟詈;抚平思恩、田州,征讨藤峡、八寨,安民人宁处之心,除国家百六十余年之患,师奏凯旋,却病逝归途。他的临终遗言,谓“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的确,除了那一片玉壶冰心以外,他似乎什么也不曾留下。然而,当我们徜徉于他的思想世界之中,回味与诠释他的良知之说,却无法忘怀其生活所经验的百死千难。阳明的生活世界,原是其思想世界的开展形态;他的生活践履,也原是其“致良知”学说的确切证件。原于此故,了解阳明的生活世界,便成为我们更为真切地理解其思想世界的必要前提。梁启超先生云: 居恒服膺孟子知人论世之义,以谓欲治一家之学,必先审知其人身世之所经历,盖百家皆然。况于阳明先生者,以知行合一为教,其表见于事为者,正其学术精诣所醇化也。综其出处进退之节,观其临大事所以应者之条理本末,然后其人格之全部,乃跃如与吾侪相接,此必非徒记载语录之所能尽也。 依循任公先生此说,我们遂综理历代之所记述,参稽时彦之所研究,而请述阳明先生的生平行履于后。冀踪其生活世界的实迹,以见其思想世界的深邃,而踪其通达于圣人境界的曲折艰辛…… " 走进王阳明的生活世界,了解知行合一的阳明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