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一日一读

资治通鉴一日一读
作者: 王欢
出版社: 哈尔滨
原售价: 28.80
折扣价: 20.10
折扣购买: 资治通鉴一日一读
ISBN: 7806997504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历史上有很多关于重用人才的案例。在汉末黄巾起义时期,天下分崩离 析、四分五裂,曹操与袁绍一同起兵。袁绍问曹操:“如果不成功,您将依 靠什么过活呢?”曹操反问道:“你以为如何呢?”袁绍说:“我将南据黄河 ,北守燕、代之州,兼拥有沙漠腹地,南向以争天下。”曹操则回答:“吾 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最后,事实证明了一切。虽然袁绍 在军事、经济、地域上占有一定的优势,但他不懂得重用人才,反而忌贤妒 能,因一些小事就把田丰、沮授这样的贤士给杀了。从而导致了他悲惨的结 局:兵败官渡,郁郁病亡。而曹操则能发现人才、爱惜人才,广纳天下贤士 ,义释关羽、宽待陈琳。所以,在各方面实力都相对较弱的曹操最终战胜了 袁绍,掌控了北方地区。古人云:“一代之治,必有一代人才任之。”任何 一个伟大的历史时代,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业,都需要一大批杰出的人才来创 造。民族的兴旺、国家的富强、社会的进步,这都需要人才来得以成就。 斯大林曾经指出:“人才是世界上所有宝贵的资本中最有决定意义的资 本。”可见人才的重要性已经大大地超过了固定的物质条件,而成为企业发 展的关键。一个企业的资金、设备、厂房等生产资源是其实力是否雄厚的标 准,但是这些资源都是机械的、固定的,它们最终还是要依靠人去使用。因 此人才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是机动灵活的。正因为人才可以充分利用 这些固定的物质资源,发挥资源优势,并进行扩大再生产,为企业创造更大 的经济效益,所以,作为现代的领导者,必须重视人才,激发他们的活力, 启发他们的创造力,使他们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应有的力量。促使企业 蓬勃发展的关键,除了一手抓经济建设外,更应注意培养人才,因为人才才 是支撑企业大厦的支柱,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力量源泉。现代企业,谁拥有人 才谁就拥有真正的优势,就能占有市场的制高点。 在社会迅猛发展,知识、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人才就显得日益重要。 企业间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领导者应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重 视人才、发掘人才、合理地使用人才,这样,企业才能实现持续发展。例如 美国的惠普公司就十分注重人才,他们认为“人才就是根本”,“知识就是 企业的无形财富,人才是企业无法估量的资本”。正是以这样的观点作为工 作理念,惠普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通过人才的竞争 ,发挥人才的作用,其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就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古人云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可见人才就是 企业创新的根本和泉源,其已经成为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命脉。 王安石在《兴贤》中指出:“有贤而用之者,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 犹无有也。”这就是说国家能否发展就要看领导者是否能够重用贤士和发挥 人才的作用。人才是事业的根本、成功的关键,要想开创事业、走向成功, 领导者可以说是一剂推动力。刘邦在谈其得天下的原因时说:“夫运筹帷幄 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吾 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 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可见刘邦是一位优秀的领导者,他能够任用 能力高于自己的贤士,充分发挥他们的自身优势,集中他们的智慧,做出高 明的决策,因此赢得了天下。而项羽却不能选贤任能,导致最后战败而自刎 于乌江边上。二人结局的反差如此之大,关键就在于二者对待人才有着截然 相反的态度。现在的一些领导者也有像项羽一样的人物,他们容不得别人的 能力高于自己。在决策时,只凭自己的主观臆测,对下属颐指气使,而没有 丝毫的人才观念。这些都是企业管理中的大忌。所以,领导者应该充分认识 到人才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而发挥人才的优势,使企业更上一个崭 新的台阶。 日本索尼公司前总裁盛田昭夫在他的《日本造》一书中说:“所有成功 的日本公司的成功之道和它秘不传人的法宝,既不是什么理论,也不是什么 计划和政策,而靠的是人。以人为本,对于任何一个企业管理者来说,都是 成功关键之所在。” 可见一个企业只有拥有人才,才是拥有真正的实力。因此,企业应该坚 持以人为本,重视人才工程,把吸纳人才、留住人才、储备人力资源作为企 业长期发展的战略。有了人才,就等于有了新技术和新视角,有了企业的创 造力和革新精神,有了企业的生存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谁拥有更多更好的 人才,谁就会在竞争的道路上跑得更快。 国之兴在于政,政之兴在于人。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无论是在 国内产业的发展,还是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人才都是企业繁荣发展的制胜法 宝。因此,作为领导者一定要重视人才,不只是观念上的重视,更需要落实 在实际行动之中,力争把人才转化为企业的动力,实现企业质的飞跃。 P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