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广东人民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4.20
折扣购买: 心理保健与危机干预
ISBN: 9787218163932
刘海峰,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常务理事。研究系统应用心理学技术运用于家庭、团体的实践。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系统排列师。著有《九点领导力》等。 李新异,亲子心理咨询品牌“新异心理”创始人,中国生命关怀协会理事及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专家,《了凡四训:译解》《棋与道》《让爱回家》作者,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理事。从事心理咨询与研究近40年,擅长处理各种心理危机与负面情绪,修复家庭与亲子关系。研发运用易经应用心理学技术、潜意识情景对话技术、家庭能量分析技术,帮助上万家庭改善家庭关系,促进人们身心健康。
第一章 自我救赎,心病还需心药医 第一节 直面恐惧,学会用觉知来自救 2019年12月26日上午,湖北医生张继先值班时,两位老人因发烧、咳嗽就医,拍出来的胸部CT片却与其他病毒性肺炎患者的完全不同。张继先直觉“有问题”,经过一系列盘梳,他愈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持续开展流感及相关疾病监测,发现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2020年1月19日,武汉暴发新冠肺炎疫情。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这场疫情,在次日的联席会议上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随着疫情的发展,参与抗疫的医护人员增多,疫情期间人民群众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被列为重要内容。 2020年8月21日,钟南山公开表示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他说:“值得关注的是,一些数据显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球范围内普通民众出现了应激、焦虑、抑郁等状态。从目前看,在全球范围内对疫情的救治偏重于躯体疾病,而忽视了心理健康,从而造成疾病的恶化及诸多社会问题。培训更多的心理疏导及治疗的医护人员,刻不容缓。” 目前,我国心理学界确实存在供求不平衡、患者缺乏求助意识、人们对心理亚健康的标准认识模糊等现实问题,导致患者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疏导,从而造成更大的心理伤害。建立心理保健体系,推广和普及心理学常识成为心理工作者们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作为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的专家,从事心理咨询实践30多年,我在这里针对突发危机面前如何解除恐惧,提出一些观点和方法,希望能帮到医务工作者,护卫他们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更好地迎战疫情。 一、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说过:“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每个人生活在社会上,都要跟其他人打交道,是靠跟其他人的关系来定义我们每一个人的。从关系的双方来分,有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个人与国家这三种关系。我们这里要讲的主要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人存在于各种社会关系中,关系又分好的和坏的。好的关系能让双方都觉得愉快,而坏的关系会产生很多问题。 比如在医务工作者跟病人的关系中,好的医患关系是病人充分信任医生,并且按照医生的要求去做。如果病人反过来对医生提出很多要求,指挥医生这样干、那样干,那医生肯定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和心理对抗,因此坏的医患关系容易产生医患问题。 同样,家庭中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工作中的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都有好坏之分。我们在各种好的或者坏的关系里面,会呈现出不同的生命状态。正因为这些不同的生命状态,我们的抗压能力、内在状态形成很多差异,比如行为差异、语言差异、心理与情绪差异等。而相应的差异会造成各种心理和情绪问题。 我们人类不可能脱离社会环境,只要活着,我们就处在各种关系里面。既然如此,就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那么我们就需要有应对各种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及情绪问题的能力。 二、一切从觉知开始 一切感受都是从觉知开始的,情绪亦如此。心理学上,情绪分为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正面情绪能带给我们积极的作用,而恐惧、愤怒、焦虑、痛苦等负面情绪产生的消极作用,对我们的影响更大。那么应该如何对待负面情绪呢?这要利用好我们每个人的觉知,也就是我们每个人的信念系统。 如果把觉知比作太阳,那么负面情绪就像乌云。虽然乌云是不可能遮住太阳的,但如果我们内在的太阳——“觉知”没有升起来,这个乌云就很有可能影响到我们。而一旦我们的觉知升起来,它强大的力量就能够很快穿透一切负面情绪,照亮万年寒夜,给我们指引方向。 图1-1 一切从觉知开始 图1-2 我的成长经历 小时候,我是一个非常怯懦的孩子,总是处于恐惧和紧张状态中,经常被哥哥吓得号啕大哭。因此父亲让我学医,我坚决不干。为什么呢?因为当医生就难免要跟死亡打交道,而我只是听到“死亡”两个字都会害怕。我跟父亲说,如果紧张像台风一样分等级,我紧张的程度就是最强的级别。 当时的我害怕上楼,走在二楼的阳台上,甚至担心阳台会塌下去。我也害怕水。我刚结婚时坐轮渡过长江,因为担心会翻船,上船后第一件事就是去找救生衣。坐轮渡的整个过程中,我一手抓着救生衣,一手死死地抱着柱子,一刻也没有松开。 第一次战胜恐惧 大学毕业后,我在湘雅医科大学(现中南大学湘雅学院)的校本部当摄像师。有一次,我需要拿着摄像机到台上去拍一位教授,但我一站到大礼堂台上就浑身发抖,看到台下几千双眼睛盯着我,感觉特别害怕,于是赶紧下台离开。 但在退下来的那一刻,我就在想:还能逃到哪里去呢?我难道永远都要在紧张、恐惧的状态里活着吗?当时的“那一刻”就是我的觉知时刻,是我的信念系统建立起来的时刻。于是,我勇敢地拿起摄像机重新上台,什么都不看,只死死地关注着自己内心的紧张、焦虑和恐惧,觉知着它们,慢慢地我发现那些紧张、恐惧、焦虑,统统没有了。 这次体验,让我克服了严重的舞台恐惧症。 第二次战胜恐惧 还有一次,我提出把医科大学的课程拍成录像,实现可视化考试与教学,学校同意了。其中有一个环节,是要拍摄解剖学教学片。 当我提着摄像机,走进解剖教研室的时候,看到到处都是各种各样的人体部位。我吓得跑回了宿舍,感觉恶心、想吐,脑袋里全是各种各样的死亡画面,这些景象在我大脑里不断出现,极度恐惧的我,开始失眠,吃不下,无法正常生活。 这种状态持续了两个月,也没有任何人代替我去拍摄解剖学教学片,我知道不能逃避,必须逼着自己去完成。 当我重新走向解剖教研室的时候,我的恐惧就像附着在我身上,但是我努力觉知着这一切,正视我的恐惧,然后走进了解剖教研室的大门。解剖老师已经就位了,因为我们彼此熟悉,我感觉稍微放松了一些。我的所有觉知都在帮助我克服恐惧,我直视它、它陪伴我,让我专注在拍摄上。 在我们对话的过程中,慢慢地,我发现我的恐惧消失了。然后我试着一边用手去触碰那些肢体,一边询问老师各种各样的肢体状态分别代表什么情况。在老师讲解的过程中,我尝试着一次又一次地调动我的恐惧、紧张、担心、害怕等情绪,发现它们真的消失了。最后我很顺利地把解剖学教学片拍摄好,完成了这项工作。 这头拍摄完,那头猩红热又暴发了。医院里送来10个重症病人,去世了9个。领导安排我去拍关于这波病情的新闻片。当我再次面对死者的肢体时,已经不再有任何恐惧了。 当我两次克服了恐惧症之后发现,对死亡的恐惧、紧张、焦虑,以及各种各样的幻化状态都在我身上消失不见了,恐高症也不治而愈了。 三、觉知的强大作用 现在,我成了一名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师,并开设了心理咨询机构。面对来访者关于亲子、家庭以及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我都可以找出很多办法来处理。人要走出困境,走出焦虑,其实并不难,关键就在于我们的觉知系统能不能建立起来。 我们的觉知,包括我们的潜意识,以及我们的紧张、恐惧、担心、愤怒等情绪。只要在情绪产生的时候,我们有觉知的意识,那么我们就可以在日常生活里,在行走坐卧的状态下,甚至在与人交谈的过程中,随时保持这种觉知。 当愤怒、紧张、恐惧、担心、急躁等负面情绪产生的时候,它们就像在身体里冲撞、翻涌一样,不断地影响着我们的身心。这个时候,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觉知它。觉知到这一切的发生,然后陪伴着它,告诉自己“我知道它存在”“我接受它存在”,慢慢地,所有负面情绪都会自然消失。 所以,情绪并不可怕,我们在各种环境中形成的情绪都不可怕,只要我们保持着觉知力。当我们觉知情绪的那一刻,情绪就在改变。荣格有一句名言:当潜意识被呈现的时候,命运就被改变了。 这就是觉知的强大作用。 作者:李新异 第二节觉知情绪四部曲 上一节我们讲到可以利用觉知让负面情绪消失,现在心理学有很多办法来训练觉知,像冥想、静坐等,为大家提供了各种方式。 按上面讲的方法,我们的觉知可以参与到意识的任何层面。当我们的觉知没有建立起来的时候,恐惧、担心、害怕、痛苦,如影随形地围绕着我们,但是当我们的信念系统建立起来之后,我们内心的正面能量便升起来。我们“内心的太阳”升起来了,负面情绪就会慢慢消失。那我们具体需要怎么做才能觉知自己的情绪呢? 我在30多年的心理咨询和培训过程中,帮助过很多人。按照以下方法去做,我们都可以走出自己的恐惧、紧张、担心和害怕。我将其取名为“觉知情绪四部曲”:面对、经历、转变、扬升。 图1-3 觉知情绪四部曲 一、面对 觉知情绪的第一步就是面对。我们的情绪可能是恐惧、担心、害怕、痛苦等。这些情绪的作用就是唤醒我们的内在觉知。我们的觉知跟痛苦的感知强烈地连在一起。这时,我们真正的觉知还没有从感知体系里分离出来,当我们在觉知自己的情绪变化时,我们能够更好地观察我们的内心,这对于提升我们的觉知力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二、经历 第二步是重新经历。当你觉知到某种情绪的时候,并不会让它马上消失,只是起到类似刹车的作用。我们的情绪变化被觉察到以后,刚开始能够控制一下,但这只是外在的表现,实际上情绪并没有消失,还在我们的内心世界里。 比如夫妻吵架,刚开始愤怒的情绪出来的时候,你觉知到了,就能够停下来,停下的那一刻就是一个急刹车。但愤怒的情绪还会继续往前冲,这时候我们一定要守住,要继续去觉知它,体验它继续在我们身心里面折腾、爆发,以及由此带来的痛苦和无奈,让情绪不断地流淌、变化,一直到完全消失。这就好比是给情绪一个急刹车后缓冲的过程。 重新经历这一步非常重要,可以让我们充分地体验情绪的变化过程。所以我们不要害怕、回避,要慢慢地感受和接纳。在重新经历的过程中,我们肯定是痛苦的,但是一定要相信我们的觉知系统,这样情绪就会发生转变和扬升。 三、转变 在这种状态下,就像大禹治水一样,情绪自然地流动,就会发生从负能量向正能量的转变。这种转变不受任何人的干扰,全是自然发生的。你潜意识里的恐惧等负面情绪,都可能在这个过程中被转变。 这时,当我们在面对情绪的时候,无论这些情绪如何发生、冲突、变化,我们都可以重新经历它、陪伴它、接纳它,让情绪通过我们的身心表现出来。如果每次情绪爆发时都能顺利转变,你就可以把负面情绪造成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甚至可以让恐惧、抑郁、焦虑等感受离你远去。 四、扬升 完成转变后,接着就会出现扬升。扬升的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内在的正能量,当正能量扬升的时候,也就是我们的信念系统建立的时候。 就像我,从前那么胆小的一个孩子,现在已经很久没有恐惧的感觉了。有一次我去游乐园玩的时候,到一个真人扮演的鬼屋,刚一进门,就有好几只手抓着我的衣服鬼哭狼嚎,旁边的人都吓得哇哇叫,我却很开心,还跟他们互动。 我过去有严重的恐高症,坐飞机是想都不敢想的事,现在我无论到哪里去,都优先选择坐飞机。今年到新疆喀什去玩,飞机在空中遇到雾霾和沙尘,突然急速下降,旁边的人吓得魂都没有了,我却非常冷静。 当然,消除恐惧感的目的不是让人丧失危机感,而是当你的恐惧妥善安置之后,再面对各种让你紧张、恐惧的事件时,你的心境会跟之前完全不同:你会更加泰然和冷静,也会因此在关键时刻做出更好的决定。 以上都是我亲身体验过的。 作者:李新异 第三节潜意识把我们都骗了 一、心理学也是科学 潜意识冰山理论 我们接着讲心理学目前的发展状况。潜意识模型,相信很多人已经有所了解了,弗洛伊德用水面冰山图来示意表面意识跟潜意识。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代表我们的表面意识,就是说我们能够意识到的这部分思想只占10%,而冰山在水面下的部分,我们看不到的、隐藏的那部分思想占了90%。人类能够意识到的各种情绪、感受,以及觉知系统都在这10%的范围内,而影响我们情绪的根本因素,几乎都埋藏在我们的潜意识里。 图1-4 潜意识模型 我们在面对某些特定事件时,所呈现出的焦虑、紧张、恐惧、痛苦,其实都是我们潜意识的反映,是我们生命早期深层因素的反映。 中国古人说过,“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我们早期遭受过的负面事件,给我们带来痛苦体验的各种经历,其影响都会留在我们的潜[HK]意识里,之后又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 现代心理学前沿技术的发展,其实跟自然科学、人文科技的发展是一样的。今天的生物技术已经发展得非常先进,心理学前沿技术的研究与发展也是非常先进的。心理学前沿技术的真正发展,甚至已经进入了非常高端的层面,到了可以读懂一个人的生命状态的程度。甚至有研究发现人在胎儿时期,可能就已经有了情感和人格。而今天,我们已经可以大范围地应用心理学前沿技术,让每一个人都能体验并获益。 潜意识理论的应用范围 通过对心理学前沿知识的了解,我们会发现过去对生命的认识有可能是错误的,比如孩子是父母生的,父母随便怎么养大都可以。这是把孩子当成小狗一样对待,而非一个独立的人。但其实孩子无论多小,也是一个人,也一定有心理感受和情绪反应,这都是很正常的。 普通医学研究的是身体疾病,医生诊断出人的身体生了病,然后对其进行治疗。而心理学则针对心理方面,专门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当一个人遭遇某些事情以后所产生的情绪,及其给生理和心理机制包括思维和情绪状态造成的影响,都属于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今天的心理学前沿技术可以深入人的潜意识去探寻,找到心理问题的成因,从而进行康复帮助。我们既可以回溯过去,探测成长过程中的整个身心变化,也可以进入成年人的各种身心状态里,包括人的痛苦与焦虑的底层情绪里,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从而解决问题,实现负能量向正能量的转变。 人人都有心理咨询的需求 正因为如此,心理学作为一门前沿科学,需要通过我们进行科普,让更多人对心理学有基本的了解。不是只有心理病患才需要心理咨询,普通人也可能会有或轻或重的心理问题。就算你是一位专家,一位教授,一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同样有心理咨询的需求。 另外,每个人存在的心理问题,比如焦虑、紧张等情绪出现,过一段时间后因为各种原因又不见了,事实上这一切并没有消失,只是被隐藏了。比如说夫妻吵架发脾气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往往被爆发出来的情绪麻痹住了,跳过了从事件到产生情绪的中间过程。长此以往,我们就一直无法得知情绪从何而来,平复之后又往何处去,只是做出本能反应。 通过心理学前沿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爆发出来的情绪,首先会储存在人的身体里面。《黄帝内经》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理论 ,认为人的五种基本情绪与五脏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说愤怒这种情绪,是存到你的肝脏里面去了。 其次,爆发出来的情绪还会打包储存在人的深层潜意识里。 第三,爆发出来的情绪还会储存在周围人的潜意识里面,这会影响他们未来的生活。类似身体的遗传基因,心理问题也有遗传基因。 二、信念的力量 不论什么样的情绪,什么样负能量的传递和影响,今天的心理学前沿技术都可以找到方法,帮助你解决这些问题,最终让你活出健康来。当你建立了正向的觉知体系,在面对各种焦虑时,就能够从容应对。 我觉得,广大医务工作者就像德兰修女,像药师佛,是在做治病救人的、真正有意义的事情,会在这个过程中进入忘我的境界,体验慈悲、博爱、利他等正向品格带来的美好感受。广大的医务工作者要相信这一点,而不是置身于恐惧、紧张和担心里面。思想是可以战胜一切的,这就是信念的力量。 我们的恐惧、担心只是一个幻化,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现象,那是潜意识幻化出来的,因为我们潜意识里的东西能幻化出各种各样的景象。当我们把那个底层因素转变后,恐惧就会消除。我们的焦虑、恐惧其实是在唤醒我们的潜意识和觉知,让我们在面临恐惧的时候,能够首先建立起我们的觉知体系。然后我们在直面恐惧,感到紧张、担心、害怕的时候,系统会自动完成负能量的转变。最终,我们再去面对各种危机与挑战时,就会临危不惧。 作者:李新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