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史记资治通鉴经典故事/国学讲堂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一讲 隐公(元年—十一年) 郑国称霸 春秋时期,大国纷争。平王东迁八十多年后齐桓 公即位。早在齐桓公以前,争霸的局面就已开始,郑 庄公(公元前734—前701年在位)可以称为*早的霸主 。 郑是西周末年封的同姓诸侯,封地本在现在的陕 西华县。第一代国君桓公是幽王的叔父,担任司徒的 官职。后来因对奸官当道无能为力,为替自己的家族 找一个退路,郑桓公把家族、部属、财产搬到了现在 的河南新郑,建了一个新邦。 东迁之后,郑国陆续灭掉一些小国。春秋早期算 是个强国,不免与周王室有了摩擦。平王晚年时候不 大满意郑庄公,想用虢国的国君做执政官。郑庄公向 平王提出质问时,平王没有勇气承认。公元前720年 ,平王去世,桓王即位,周人决定请虢公执政。郑国 知晓后立即采取行动。祭仲先领兵到温,抢割了田里 成熟的麦子,到了秋天,又抢割了成周城外田里的小 米。这是在周朝的历史上发生的第一起同姓诸侯武力 威胁王室事件。 郑庄公虽然和王室有矛盾,但是打起尊王的旗号 。公元前713年,他以宋国不服从王命为理由,联合 齐、鲁攻打宋国。在当时齐、鲁都是诸侯中的大国, 他们听从郑庄公的指挥,足以说明庄公的霸主地位。 公元前712年,三国伐许一役使庄公冲上霸业高 峰。 出兵之前,郑国内部发生过纠纷。发放*装备的 时候,子都和颍考叔两个大夫争夺一辆兵车,颍考叔 拿起辕木就跑,子都拔了一支戟追上去,两人差点发 生争斗,幸好当时被制止了。 三国国君——郑庄公、齐僖公、鲁隐公率队围攻 许国,郑军是作战的主力。子都在颍考叔手执庄公令 旗登上城头的时候偷偷地放了一支冷箭,颍考叔跌下 来死了。瑕叔盈拿过令旗,又奋勇登上城头,一边挥 动令旗,一边大喊:“国君已经登城了!”郑军信以 为真,争先恐后,攀登上城,攻破许国。 对于如何处理许国,齐、鲁两国国君都不发表意 见,只让郑庄公一个人做主。郑庄公怎么办呢?事实 上原来的许国国君已经逃跑了。庄公派郑大夫公孙获 驻在许城西部,让许大夫百里和许君的兄弟保有驻在 许城东部。庄公嘱咐两人一番话。似乎很奇怪,这个 战胜者的话却满含着凄凉之感。 他嘱咐百里,若自己死以后,就请许公回国执政 ,只要能同郑国和好,不影响郑国的安全,就是好事 。自己的子孙来不及挽救郑国的命运,又怎能保持许 国的土地呢? 他嘱咐公孙获,让他不要把私产搬到此地,在自 己死后,撤兵回国。许国是姜姓国家,既然上天厌弃 周室,自己也是无法和许国相争的。 庄公讲这些话自是有原因的。自身的霸业高峰如 同夕阳,光彩虽好,已近黄昏。各种纷争、暗算、相 互厮杀,严重影响了他的心情。这个奸雄自是估计到 了身后郑国的问题——兄弟争国。毕竟他是周王室的 子孙,周室的微弱引起了他许多感慨。而今日许国的 悲剧,谁也不知道会不会出现在郑国。日益强大的楚 国逐渐威胁到中原。灭许以后两年,郑、蔡两国协商 抵御楚国的策略,没有什么结果。庄公是个有眼光的 人,他很可能在那时就想到了敌人的可怕。回国以后 ,宠爱子都的他明知射杀颍考叔的凶手除子都外不会 有别人,却不愿意把他治罪,只是弄了装装门面的花 样,命军士祭神,让神灵惩戒凶手。 想要成就霸业既要有本钱,又要有人才。郑国地 处中原,周围多半是同自己差不多大小的诸侯,难以 发展。庄公是个人才,他既做得出事业,自然也料得 到前途的渺茫,而这也正是他胜过别人的地方。庄公 以后,郑国既缺领袖人才,又遇晋、楚等大国迅速发 展,庄公式的霸业再也不可能重演了。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