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上海交大
原售价: 50.00
折扣价: 33.00
折扣购买: 胰岛素探秘者(张友尚传)/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丛书
ISBN: 9787313136350
如果说去颐和园游玩是机会难得的话,那么去西 山八大处公园就是难上加难了。八大处公园位于北平 西郊风景区,因公园里有8座古寺而得名。八大处公 园地处太行之西山余脉,翠微、平坡、卢师三山之间 ,方圆332公顷,三山呈环绕状,形似一把巨大的太 师椅,形成了八大处特有的冬暖夏凉的小气候。得益 于这种特有的小气候,八大处的自然风景绮丽动人, 四季风景如画:春天,满山遍野的杏花、桃花、迎春 、连翘等纷纷盛开,团团簇簇,煞是好看;夏天,峰 峦叠翠,苍秀清雅,鸟啼鹃啭,流泉汩汩;秋天,十 多万株黄栌、火炬、元宝枫等各种红叶树种,秋霜过 后,满山流丹,处处好看;进入寒冬,银装素裹,积 雪凝素。 八大处公园的美景固然令张友尚喜欢,不过,令 他记忆犹新的是骑毛驴。有一次,父亲的朋友开车带 他们去八大处公园游玩。张友尚被公园里的毛驴吸引 住了,从小在城里长大的他对毛驴感觉很新奇,更何 况还是“第一次亲密接触”毛驴!在大家的鼓励下, 他壮着胆子骑了上去。刚骑上毛驴时,他还感觉有些 害怕,不过性情温顺的毛驴乖乖地驮着他走了一会, 儿时的张友尚也就慢慢地适应了。骑毛驴与坐小轿车 相比,还别有一番滋味呢! 身为著名医学科学家、教育家的张孝骞还是一位 戏迷。白天,他在医院里忙碌,晚上,他喜欢带着子 女们一起去听京戏。作为医生,张孝骞在医院里神经 一直处于紧张状态,而听戏是一种很好的放松方式。 而且,20世纪30年代的北平,京剧空前兴盛,听戏成 了非常流行的消遣娱乐方式,因此当时有很多的戏院 可供选择。他们去的最多的是位于王府井东安市场北 端的吉祥大戏院,是北平当时最著名的戏院之一,创 建于1906年,谭鑫培、杨小楼、梅兰芳等人都曾来此 登台献艺。稍远一些的中和大戏院,以及后来修建的 长安大戏院,也是张孝骞先生和子女们听戏的好去处 。 张友尚与父亲听得较多的是北平的2个科班,一 个是富连成科班,一个是戏曲学校的科班。富连成科 班培养了一批对后世产生深刻影响的艺术大师,可谓 是人才荟萃、龙吟虎啸的科班,甚至有人把它称之为 京剧界的“黄埔军校”,其影响可见一斑。当时登台 演出的大多是一些年龄很小的学生,票价也比较便宜 。戏曲学校的科班跟富连成科班性质类似,也是很多 小孩子在演戏,在这些小演员中后来有许多人成为中 国很有名的戏剧演员。当时的戏剧大部分是根据中国 古典名著比如《三国演义》等编演的,小时候听戏的 经历对张友尚了解中国历史与学好古文等都起到了一 定的作用。 可能正是出于对京剧的喜爱,同时也是为了培养 孩子的音乐爱好,张孝骞先生在儿子张友尚上小学五 年级的时候,专门请了一位老师教他拉京胡。京胡于 清乾隆年间在胡琴的基础上改制而成,因为其主要用 于京剧的伴奏而得名。京胡具有神奇而响亮的音色, 能在润腔韵味上与演员的嗓音、唱腔熨帖地结合,完 美地体现出京剧原汁原味的特色,因此是京剧必不可 少、不可替代的伴奏乐器。 拉京胡的老师白天在戏园子里伴奏,晚上就到家 里来教张友尚拉京胡。京剧前面有过门,唱几句之后 ,又有一个过门,所以学京胡既要学过门,还要学伴 奏。京胡的伴奏方法变化多样,有“繁简、高低、节 奏、力度、装饰”等变化对比,而且通常还需要几种 方法的联合使用,才能体现整体的艺术风格。而且, 京胡是比较独特的乐器,要达到较高的境界相当困难 。从小学五年级到六年级,张友尚学拉京胡不到2年 ,只能说仅仅是入门训练。不过,万事开头难,小时 候学习京胡以及听戏的经历,慢慢地培养起来他对京 胡演奏的喜爱,以至于后来一直坚持练习,一拉就是 数十年,持续至今。直到张友尚上大学的时期,他才 慢慢地领悟到了拉京胡的真谛,演奏水平自然也更上 层楼了。另外,京戏的乐谱不是简谱,是工尺谱,在 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折射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特 色。在学习京胡的过程中,张友尚也逐渐体味到了中 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也是激励他坚持下来的原 因之一。 P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