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动中国(空气动力试验研发纪实)/强军进行时报告文学丛书

风动中国(空气动力试验研发纪实)/强军进行时报告文学丛书
作者: 高翎
出版社: 解放军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20.80
折扣购买: 风动中国(空气动力试验研发纪实)/强军进行时报告文学丛书
ISBN: 9787506574556

作者简介

高翎,原名张登高,1964年元月生于四川省洪雅县。1983年7月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著有长篇小说《风洞》《国风》、中短篇小说集《遥远的恋歌》、电视连续剧《国家使命》等。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人民解放军电视艺术金星奖、四川文学奖等。先后就职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和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内容简介

第一章 追梦“神舟” “神舟”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追梦“ 神舟”,中国空气动力事业完成了一次世界瞩目的历史飞 跃。 从“神舟”论证、立项、研制,到“神舟”系列飞 行,再到“天宫”“嫦娥”问世之前,空气动力学技术的 一系列关键难题犹如一座座难以逾越的高山,横亘在通向 梦想的征途。 低速、高速、超高速,气动力、气动热……气动人上 下一条心,全局一盘棋,拧成一股劲,从上世纪80年代末 至今,展开了组建以来规模最大、时间最长、难度最高、 专业协作面最广的攻关大会战,为“神舟”踏平高山险阻 ,托起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 大风起兮 人类进入20世纪后半段,太空的平静被美苏率先打破 。 苏联在1957年10月,率先发射人类第一颗地球卫星。 4年后,把人类第一名航天员加加林送上太空。 美国不甘落后,1962年2月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7年 后,把阿姆斯特朗送上了月球。 不仅美国和苏联,西欧、日本甚至印度、巴西,都把 发展航天技术定为国策,毫不掩饰地要抢占未来太空的战 略制高点。 中国,也在1956年,开始向航天领域悄然进军。 中国空气动力事业在钱学森的直接倡导下,也在这一 年迎来大学第一个空气动力学专业,迎来第一个空气动力 研究机构——国防部五院空气动力研究室。 献身航空航天,献身空气动力学,成为一批热血青年 的人生选择。 古城西安。1957年10月,19岁的广东青年许光明跨进 西北工业大学的大门。他怀揣的录取通知书里附有一张绿 色信卡,上面印了一首诗,题目是“献给未来的红色航空 工程师”。激扬文字,像一团团火,点燃了他的青春激情 。这激情伴随了许光明一生。这激情让他比别人更容易激 动。而且,他的激动远远超出一般人的量级,一般人激动 ,常常脖子上青筋暴几下,一阵风就过去了。许光明不, 他一激动会像一座喷发的火山,石破天惊,熔岩四溢,散 发出一种逼人的热度。尤其遇到与国家前途命运相关的事 ,与科技发展相关的事。这一点他几乎与父亲一脉相承。 父亲许淞庆是中山大学教授,我国著名的数学家。新中国 成立前,许教授目睹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立下“科学救国 ”的宏愿。新中国成立后,他成为我国常微分方程稳定性 理论的开拓者。在家里,在课堂上,许教授挂在嘴边频率 最高的词汇是国家、科学。许光明从小心里也因此装满了 国家、科学。 许光明站在西北工业大学校园的篮球场上,学校的广 播恰好播送苏联成功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消息。 一个月后,又把一只小狗送上了太空。1958年元月,美国 紧随其后,把自己的第一颗卫星送上了天。许光明大学未 毕业,又听到高音喇叭传出苏联完成了载人航天的壮举。 他们在飞奔向前啊。许光明胸腔里的血燃起来了,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