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季节(彩绘版)/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名家名作精选集/少年文艺名家精品文丛](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11016/01/20211016010650642.jpg)
出版社: 少年儿童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17.00
折扣购买: 行走的季节(彩绘版)/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名家名作精选集/少年文艺名家精品文丛
ISBN: 9787558901898
麦子的嚎叫 曹文轩 1 当麦子牵着他家的牛,溜溜达达地走在田野上时 ,谁也不会想到,不久会有稀奇古怪的大事在他家发 生。 这是一头少见的白牛。 它现在已经老了,基本上不能再干活了,也没有 什么活可干了。如今的农活,已很少再用牛了。麦子 家之所以养着这头白牛,纯粹是因为麦子家的人舍不 得丢掉它,处置它。 麦子一出生,它就在麦子家了。 那时,它只是一头小牛犊,是爸爸从东海边买回 来的。爸爸用了五天的时间才把它带回家。那时,它 刚断奶不久,还没有习惯离开母亲,加上淘气、贪玩 、脾气又大,一路上,爸爸又哄又呵斥,甚至加以打 骂,才总算把它赶回家。 当爸爸将它赶到村头时,全村的男女老少都围上 来看它,因为它长得实在漂亮可爱:一身白毛,没有 一丝杂色,在阳光下闪着亮光,粉红色的鼻子,琉璃 球一般的棕色眼珠,蹄子也是棕色,像打了蜡一般, 有玉的光泽。 麦子早在摇篮里时,就有了关于牛的记忆: 它走到他的摇篮边,好奇地看着他,然后围着摇 篮走了几圈之后,伸出长长的舌头,在他的脸上舔了 几下,他觉得痒痒的,蜷缩在摇篮里。爸爸过来,要 把它撵走,可怎么也撵不走,它就是要呆在麦子的摇 篮旁。妈妈对爸爸说:“它不肯走,就让它呆在这儿 吧。它也还是个孩子呢!孩子喜欢跟孩子呆在一起, 它是头牛,不是一头狼,不会吃了我们家麦子的。” 爸爸就不赶了。后来,它就卧在了麦子的摇篮旁。麦 子的身子不住地打挺,要从摇篮里起来去看它。妈妈 知道他要看牛,就将本来躺在摇篮里的他,用被子围 成一个窝窝,又拿来几个枕头在四周垫了垫,让他坐 在了摇篮里。他就用双手抓住摇篮的边,趴在摇篮上 看它。 后来,妈妈发现,在麦子哭闹时,只要把小白牛 赶过来,他马上就眼泪汪汪地笑起来。 事情有点不可思议,长大后的麦子居然能断断续 续地向爸爸妈妈讲这些往事。爸爸说:“你就净胡扯 。没听说一个还在摇篮里的孩子,能记得那时的事。 ”每逢这时,妈妈就会把手放在麦子的额头上,测试 他有没有发高烧。可是,麦子就是有鼻子有眼地说着 ,有些细节还会被他描绘得清清楚楚、极其仔细,仿 佛那些事情是今天早晨才发生的一般。 麦子会走时,牛也长大,可以下地干活了。 当牛要下地干活时,麦子一定要跟着,若不让他 跟着,他就会哭闹不休。因此,麦子小时候有许多时 间是和牛在一起度过的。爸爸扛着犁,牵着牛走在前 头,麦子就骑在牛背上。牛下地干活时,麦子要么就 跟着,要么坐在田埂上看着。 轮到牛休息,放它去吃草时,爸爸或是把牛绳交 给麦子,让他牵着它,任他领它去哪儿吃草,或是把 缰绳缠绕在它的角上,让麦子骑在牛背上,任牛自己 吃它的草去。 骑在牛背上时,麦子看什么,都和走在地上时看 到的不一样。他很喜欢骑在牛背上看这个世界。他也 说不明白为什么喜欢在牛背上看这个世界,反正就是 喜欢。常常,不该是骑在牛背上的时候,他也骑在牛 背上。比如吃晚饭——他还特别喜欢骑在牛背上吃晚 饭。他先爬上牛背,然后让妈妈把饭碗递给他。牛就 慢慢地往外面走。牛好像知道他想去哪儿。他要去村 头。当他们走到村头时,会有许多也端着饭碗的孩子 走出来看。麦子稳稳地坐在牛背上喝着粥。一个孩子 双手端着一只大碗骑在牛背上喝粥的样子,给村里的 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多人都还记得。吃完饭往回 赶时,月亮已在天上了。四周很安静,只有牛蹄叩击 大地发出的声音。那时,他抬头看看月亮,就觉得月 亮离他很近。 打谷场上放电影时,孩子们总要扛一张凳子去, 可麦子从来都是骑着牛去。骑在牛背上,谁也挡不了 他的视线。有时,他也会邀一两个伙伴骑到牛背上来 看,那一定是他最好的朋友,比如田瓜呀,细柳呀。 麦子、爸爸妈妈都有着无数关于牛的记忆,有些 记忆终生难忘,比如: 那年洪水,上游大坝突然崩溃,大水一泻千里, 直扑村子,人们纷纷逃到高地,而麦子那时还在远处 放牛,妈妈哭了起来,不肯往高地撤,要去找麦子, 被爸爸一把拉住:“只要他跟牛在一起,就没有事。 ”硬把妈妈拽到了高地上。就在爸爸妈妈几乎有点儿 绝望时,麦子骑在牛背上,在无边无际的大水中出现 了…… 现在,它老了,确确实实地老了。 麦子牵它到田野上,只是让它看看它从前耕作过 的土地,它从前和麦子一起玩耍过的地方,看看天, 看看河,看看天上的鸟,看看水里的船和鸭子,还有 它喜欢钻进去的芦苇丛…… 麦子家的人早在心里说好:一直养它到终老。 虽然,爸爸有时会很生气地说:“老畜牲,你该 杀了!” 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