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好习惯(最新修订版)

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好习惯(最新修订版)
作者: 唐伟红//崔华芳
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
原售价: 26.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好习惯(最新修订版)
ISBN: 9787563915576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邓肯曾有一段很精彩的话:“我每次听到别人谈论,多赚些钱留给子 孙,我总觉得他们这种做法,夺去了儿女种种冒险生活的乐趣。他们多遗 留一块钱,便使儿女多一分软弱。最宝贵的遗产,是要儿女能自己开辟生 活,能自己立足。” 约瑟夫·雅各布斯是一位白手起家的美国建筑业巨头。1971年的一个 傍晚,他和妻子在加州帕萨迪纳的家中与三个女儿就自己的巨额财产如何 处理的问题进行了一次严肃的谈话。 “因为我非常爱你们,”约瑟夫。雅各布斯慈爱地说,“所以我决定 不留很多钱给你们。”然后,他给女儿们讲了很多人生的道理,谆谆教诲 她们要学会自立,自己去创立人生和财富。在得到女儿们的赞同后,他签 字把自己的大部分财产在自己死后捐献给慈善事业,每个女儿只得到100万 元——这只是他巨额财产中很少的一部分。 什么是爱孩子,每一个父母都有不同的体会,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 ,溺爱不是真正伟大的爱。在中国,由于大多数家庭是独生子女,父母对 孩子的爱是不用细说了,但是,许多父母给孩子的爱都仅仅局限于表面。 比如,怕孩子吃苦、怕孩子受累、怕孩子被人看不起等,这些事情本来应 该让孩子通过自己的能力去解决,这样有利于让孩子学会做人的起码道理 ,但是,我们的父母往往用金钱来解决问题。以为给孩子钱,孩子就不用 吃苦受累,不用被人看不起了,殊不知,孩子在金钱面前逐渐地失去了能 力,失去了品格,这样的爱能说是伟大的吗?真正的爱应该是注重培养孩 子的能力和品格,让孩子能堂堂正正地做人。 约瑟夫·雅各布斯事后是这样解释自己的行为的:“父母如果溺爱孩 子,这可能是他一生中最糟糕的事情。”其实,约瑟夫·雅各布斯认为应 该让孩子对金钱有一种正确的观念,如果孩子坐拥巨额家产,不用劳动也 能满足他们的各种贪婪的享受,那么这无疑是把孩子推向了堕落的深渊。 孩子由于体会不到挣钱的辛苦,他会无法控制自己的贪婪,从而做了金钱 的奴隶;一旦某天他没有了钱,就有可能受人控制,走向堕落。 在这方面,许多富翁都有相似的看法。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是当今 世界首富,他与妻子都十分疼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在满足孩子们的一些要 求上,他们绝对是一对“吝啬鬼”。盖茨从不会给孩子们一笔很可观的钱 ,当小儿子罗瑞还不会花钱,而女儿珍妮佛已经可以拿着一些零用钱买自 己喜欢的东西时,罗瑞总是抱怨父母不给自己买他最想要的玩具车。盖茨 却认为:再富也不能富孩子。 的确,在钞票中长大的孩子,他们的养尊处优终将会让他们一事无成 。所以盖茨夫妻二人宁愿将这些钱捐给最需要它们的人,而不随意交给孩 子挥霍。盖茨甚至公开表示过:“我不会将自己的所有财产留给自己的继 承人,因为这样对他们没有一点好处。” 建议二:给孩子钱要有节制。 约翰·D·洛克菲勒经商获得极大成功之后,把父母教育自己正确认识 金钱的办法也用于教育他的子女。 洛克菲勒在家里搞了一套完整的虚拟的市场经济,让妻子做“总经理 ”,而让孩子们做家务。每一项家务所能获得的报酬被公布出来,只要孩 子们主动去做这些家务,他就能得到相对应的报酬。母亲则根据每个孩子 做家务的情况,给他们零花钱。 洛克菲勒经常告诉孩子们要学会过有节制的生活,他在厨房里摆放了6 个杯子,杯壁上写着每个孩子的姓名,杯子里面装的则是孩子们一周用的 方块糖。如果哪个孩子过多地贪吃了杯子里的糖,那么等到别人喝咖啡放 方块糖的时候,他则只有喝苦咖啡了。想要得到糖,那就只有等到下周父 母再次发放了。经过几次这样的训练,孩子们都知道了有节制的生活是有 好处的,而随便消费自己的东西,消费完了等待的就只有苦味了。 儿童教育专家认为,孩子越早接触钱,越早具备理财的观念,长大后 也就越会赚钱,关键是家长如何教孩子花钱、理财。洛克菲勒的聪明在于 用生活事例教会了孩子钱是来之不易的,花钱要有节制。 教育专家指出,不论自己的经济条件如何,父母在给孩子零花钱时, 一定要有节制,不可随意多给,也不要有求必应,要把钱的数额控制在孩 子有能力支配的范围之内。应给多少,钱数应根据孩子的日常消费来预算 ,例如,主要包括餐费、交通费、购买学习用品的费用、必要的零食费等 。一般来说,从孩子一年级开始就可以给孩子一些零用钱。最好的方法是 每星期的同一天,给孩子同样数目的钱,这样可以使孩子做到心中有数。 随着孩子年龄和责任心的增长,给孩子的零花钱也可逐步增加。当然,父 母所给的钱应该比预计的要稍微多一些,比如比必须要花的钱多10%,这样 可以让孩子有一定的灵活性。P33-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