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美国人的少林之道

一个美国人的少林之道
作者: (美)史蒂夫·德玛斯科|译者:胡江波//郭建
出版社: 当代中国
原售价: 24.00
折扣价: 16.80
折扣购买: 一个美国人的少林之道
ISBN: 9787801705235

作者简介

史蒂夫·德玛斯科生于美国纽约市中穷困的西班牙人居住的哈莱姆区,母亲是残疾人,父亲常虐待他,他的大部分童年时光是在愤怒和迷惘中度过的。他成了一名混迹街头的问题少年,差一点就像他那些伙伴一样,不是过早死去。就是进了监狱。直到有一天,他来到了少林寺门前,从此,他的人生轨迹出现了转折。 史蒂夫·德玛斯科现为美国最大的民间武术组织美国少林拳法联盟的负责人之一,少林功夫的十级黑带选手,法名延谛。现在他将自己的生活奉献给帮助那些囚犯、青少年、受虐待的妇女以及各种各样在生活中迷途的人。近年来,他在世界各地作关于行为矫正以及降低学校暴力的巡回演讲。

内容简介

80/20的技巧 有一个被我称为“80/20的技巧”:生命中80%的时间可以而且应该是 美好的,只有20%的时间有可能令人不愉快,但是让我们勇敢面对这一点— —你不可能控制一切。 佛教徒们相信,生命中所发生的坏事情(死亡、疾病、家庭问题、自然 灾害,等等)属于日常生活的变数的一部分,正如白天与黑夜的节奏一样。 因此,无论我们怎样努力地去避免它们,也无论我们怎样努力地让自己更完 善,它们都注定会发生。这个“80/20的技巧”只是一种让我们接受这个事 实的方法,并且让我们在无法接受的事物确实发生的时候,能够不去将坏事 带来的痛苦与自己本人联系起来(比如想着“这是我的错误所带来的”,或 者“要是我不那样做就好了”),这样就能使我们的损失降至最低,并且更 容易去应对那些痛苦的处境。 我认为,我们之所以很难处理好痛苦和失望——也就是日常生活的变数 的一部分,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在这个社会的“奖励机制”下产生了一 种类似于条件反射的东西,使得我们无法正确地对待生活中存在着的自然动 态。 当还是一个小孩子时,我们所做的多数事情都会受到奖励,如第一次学 走路、有良好的行为、独立完成了某个任务,甚至是人生第一次叫“妈妈” 或“爸爸”。有时由于在运动场上表现出色、学习成绩优秀、整理自己的房 间,诸如此类做得好的事情而获得奖励。成年以后,我们由于在工作上表现 出色,或是在一个运动队里给孩子们当个好教练而获奖,有时候感觉奖励得 都有点过分了。但在世界上的其他地方,尤其是对于少林寺里习武的和尚而 言,在西方社会里受到奖励的大多数行为都是一种“应该的行为”,也就是 说,人们本来就期待一个人应该学会走路、应该整理他或她自己的房间、取 得好的学习成绩、在体育场上表现良好、在职场上工作出色,等等。 如果我们逐渐了解到学习成绩为A将获得来自父母的奖励,他们会因此 而给我们礼物或是奖金,或者打扫自己的房间和做点家务将让我们获得一顿 特别的晚餐或是表扬或是零花钱,那么,当我们以后在生活中没有因为完成 每日应该做的事情而获类似奖励时,我们就会恼火或失望。 表现良好不应该意味着一个孩子因为做了正确的事情而得到一个玩具或 是某个特殊的东西。同样,作为一个成年人在工作上积极努力也不一定就保 证会获得提薪或类似“本月优秀员工”之类的奖励,或是给你一个专用停车 位。在这个社会里,我们因为做了应该做的事情而受到了太多的奖励,以至 于当不顺的事情发生时,我们确实不知所措。很容易就被击倒了。 反过来,假如我们因为某些事情应该去做,就去做了,而不是因为我们 期望从这些行为中获得某些别的东西才去做,那我们将更能洞察什么才是真 实的,什么不是。假如因为你的销售额很高而持续不断地获得赞美,那么, 当有一天那些赞美你的人正忙着别的事情而忽略了你的业绩,该怎么办?比 如说,你签下了公司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单子,也许会期望有史以来最大的 一次提薪。但是你没有得到期望中的奖励,而变得闷闷不乐,甚至胡思乱想 ——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什么没人给我打电话祝贺?我不会被解雇吧?其实 这些想法都不是基于现实基础上的,但如果你的生活大部分都是建立在一个 奖励机制上,情况就会像这样变得复杂。 这个“80/20的技巧”能给我们带来一种必不可少的洞察人生的视角。 如果我们能够接受生命中至少有20%的时间将不会按我们所设想的进行(无 论是因为什么原因——自然灾害、死亡、疾病或是财务上的困境,等等), 这就将大大地解放我们,使我们能够主动地去面对和处理生活中的灾难和困 难。我们就会是在真正地生活着,而不是为其他人而活(就像上述说的),那 样活着则毫无意义。因为,当我们为了一些根本不在我们的控制范围之内的 事情而活,而不是为了当下而活时,我们根本就谈不上是在生活。 P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