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花的秘密(中国生命之书)

金花的秘密(中国生命之书)
作者: (德)卫礼贤//(瑞士)荣格|译者:邓小松
出版社: 黄山书社
原售价: 25.00
折扣价: 17.10
折扣购买: 金花的秘密(中国生命之书)
ISBN: 9787546119274

作者简介

.

内容简介

接触了解东方精神的过程,象征着我们开始接触对于我 们很陌生但在我们心中本有的特质。否定自己的历史就等于 对自己斩草除根,只有扎根于自己的土壤,我们才能吸收东 方的养分。 对那些不知神秘力量之源泉在何处的人,一位修行者说 道:“世人舍本逐末。”东方的智慧来自黄土地,我们也应 从我们自己的土壤寻求。正是这一原因,我解决这些问题的 方法总是被扣上“心理主义”的帽子。如果这顶帽子指的是 心理学那倒是过奖了,因为我就是要毫不留情地排除一切秘 密教义的玄学主张,放弃与我们的无知相呼应的总是想要获 取某种神秘力量的目标。我们应该承认,我们确实怀有这样 的目的。我坚决努力把那些玄学的东西晒在从心理学角度可 以理解的阳光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防止公众受到邪门歪道 的误导。基督教徒们应继承他们的信仰,这也是他们肩负的 责任。不信教的人们已经丧失了道义上的力量(也许他们命 中注定只能去了解而不是信仰)。在信仰的问题上人不能三 心二意,他不可能通过思辨去领会,领会只能是心理的。基 于此,如上所述,我总是把事物放在心理学范畴中,同时甩 掉超自然外壳的束缚,这样做是为了提取我所能理解的东西 并为我所用。不仅如此,我还能学到以前理解不了的藏在面 纱背后的各种象征符号所代表的心理状态与心理过程。我所 做的一切,目的是要走上通往大道的正路,获取相同的体验。 如果最后真的有神界,我也会有机会心领神会。 我同时以同样的真诚欣赏东方的哲学家和他们不敬神的哲 学观。我感觉他们也是运用象征的心理医师,对他们的话按 字面意思照搬就大错特错了。如果他们的本义本来就是一些纯 哲学的东西,那对我们就意义不大。但如果他们说的是心理体 验,那么我们不但可以理解,还能从中获益非浅,因为这些所 谓的纯哲学是在我们可以实际体验的范围之内的。一个超越人 类体验的绝对的上帝或神激不起我的兴趣,我和他是井水不犯 河水,各走各的路。但如果情况是,我知道上帝是我自己心灵 中本有的动力,我会马上关注他。也许听起来毫无新意,但这 样的上帝会在实际操作中成为现实的一部分。 对“心理主义”的责备,只适用于那些认为可以完全掌 握自己的心灵或灵魂的傻瓜。这样的愚蠢之人还不在少数, 尽管他们知道怎样对心灵的东西夸夸其谈,但不过是对这些 事物贬低的典型的西方偏见。如果我使用“心灵自主情结” 这一概念,我的读者马上会想到不过是个情结而已。我们怎 么能够确定心灵除了情结就没有别的内容呢?我们似乎不知 道,或经常性地遗忘,生活中我们觉察到的一切只是影像, 而且这些影像来自心中。那些认为视上帝为一种心灵力量就 是对上帝大不敬的人会受到神经官能症与不可控力的折磨, 他们的意志与人生哲学是失败的。这不正是精神阳痿的证明 吗?难道当艾哈克说“我们应让上帝在我们的灵魂中一次次 再生”时,也会受到犯了心理主义错误的责难吗?只有香定 自主情结存在的那类人,才会觉得指责别人是心理主义名正 言顺。他们理智地解释自主情结为某种已知事物的产物,而 不是独立自主的存在。这种说法与形而上地声称某神是超出 人类任何经验之外的一样,是傲慢无礼的。作为纯哲学解药 的心理主义,和纯哲学一样幼稚。我认为心灵世界应与外部 世界一样得到认可,并承认前者与后者一样现实。或许仍然 有鱼会认为他们包含着大海,而在我看来,自我包含在心灵 世界中。要做到用心理学理解形而上的表述,我们就必须丢 弃对心灵世界长期以来形成的错觉。 像这类形而上理论的表达有“金刚体”,来自金花或方 寸的永不败坏的气息之身①。这些理论其实都是象征,代表 一种心理状态。因为这些心理状态不夹杂任何主观因素,他 们在一开始就被投射到各种主观心理状态中而被拟人化,所 以他们经常被冠以果实、胚胎、小孩、生命体等诸如此类的 名字。这样的心理事实最好的表达就是“不是我造就这心 理,是这心理主宰我”。意识是主宰,这一错觉使我们坚定 地认为:我活着。潜意识的存在粉碎了这一梦幻,它是客观 的,而自我只是它的一部分。我们对潜意识的态度,就好比 原始人认为儿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这种态度表达自己的方 式有时非常古怪,比如老黑人愤怒地抱怨他不听话的儿子, 吼道:“他有我的身体,可根本不听我指挥。” P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