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始十年

正始十年
作者: 南门太守
出版社: 华文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0.20
折扣购买: 正始十年
ISBN: 9787507560008

作者简介

南门太守,本名陈忠海,文史学者、畅销书作家。著有诗集、散文集各一部,以及《建安二十四年》《建安十三年》《三国冷知识》《三国英雄记》《三国英雄记前传》《细读三国一百年》《三国全史》《盘三国》《曹操秘史》《曹操》《曹操大传》《诸葛亮大传》《旷世雄才刘玄德》《生子当如孙仲谋》《司马懿》《我是温侯吕布》《三国往事》《三国的豪门》《浪花淘尽英雄》《曹操的孙子兵法》《画说三国》《画说曹操》《画说孙权》《画说刘备》《画说诸葛亮》《画说司马懿》《机关》《少年读三国》《南门太守讲经典·三国演义》《南门太守给孩子讲资治通鉴》《三国的日常生活》等。

内容简介

一、狂风不息 曹魏正始九年(248)十二月,都城洛阳。 眼前是一片高大、威武的宫殿群,这是竣工不久的宫城,是在原东汉洛阳南、北二宫基础上重新规划和施工的,位于洛阳城的北部,从南北方向看呈长方形,中间被一条东西向的大道分隔成了两部分,大道两边类似昔日的南宫与北宫,将朝会区与生活区分开。出了皇宫北门,有景阳山、天渊池、芳林园等皇家御苑,再往北就是洛阳城的北城墙,站在城墙上就可以清楚地看见芊芊莽莽的邙山了。 洛阳的冬天很冷,风格外大。天还没有亮,一行人匆匆地行走在街道上,中间是一乘步辇。没有人说话,只有呼呼的风声和脚步声。步辇是一种去掉轮子的小车,由人抬着行走,为帝王专用,即便是那些地位特殊的人也必须经过天子允许才能乘坐。步辇里的男人有 40 岁左右,精明干练,目光炯炯有神,周身散发出一种威严之气。这个人就是大将军曹爽,他执掌曹魏政权已经有九个年头了。 曹爽是从城中的大将军府来皇宫参加朝会的。这是除休沐日外照例进行的朝会,估计今天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需要御前决断,但曹爽仍早早出发了,这是他多年以来养成的习惯。除担任大将军一职外,曹爽还任录尚书事,即兼管尚书台。尚书台里是朝廷的中枢,天子诏令、上下公文、重要人事任免等都要从这里发出或传递,是一刻也不能停止运转的地方。正式朝会开始前,曹爽习惯先到尚书台走一趟,了解一天以来朝廷各官署及各州郡发生了哪些大事。 一行人来到皇宫南门前的大街上,没有走皇宫的正门阊阖门,也没有走东边的侧门司马门,而是顺着皇宫的东南角拐向北,走不多远,有一处东掖门,直接进去,往右一拐就是尚书台了。尚书台也称尚书寺,是在皇宫里办公的少数官署之一。此时街道上还是黑黢黢的,整个城市仍在沉睡中,但尚书台已经灯火通明了,几位尚书郎步履轻捷地穿梭其间,开始准备一天的公务。见大将军到了,尚书仆射李丰率丁谧、邓飏、黄休、郭彝等几位尚书赶忙出来迎接。尚书中还有一位何晏,他出身高贵,是魏武帝曹操的养子和女婿,又是当代知名的大学者,不喜欢按部就班,时常晚来早走。碍于是自己的长辈,曹爽也从不计较何晏的做派。 曹爽摆摆手,让众人进寺内说话。此时的尚书令是司马孚,太傅司马懿的弟弟,李丰是司马孚的副手。曹爽与司马懿曾共同辅政,之后司马懿受到曹爽的排挤回家养病,司马孚为避祸也不再过问尚书台的事情,经常请病假,曹爽也乐见于此。《晋书·安平献王传》记载:“后除尚书右仆射,进爵昌平亭侯,迁尚书令。及大将军曹爽擅权,李胜、何晏、邓飏等乱政,孚不视庶事,但正身远害而已。”为避免他人的攻击,曹爽并没有免去司马孚的尚书令职务,而将尚书台的日常事务都交给了李丰。李丰虽然算不上曹爽的嫡系心腹,但很有能力,尤其善于结交朋友及处理复杂事务,曹爽对他较为满意。《资治通鉴·魏纪八》记载:“曹爽专政,司马懿称疾不出……丰为尚书仆射,依违二公间。” 曹魏的尚书台总体延续了汉朝制度,只是将尚书台与九卿之一的少府彻底脱离,成为独立机构。尚书台内设六曹,分别是吏曹、二千石曹、民曹、南主客曹、北主客曹和三公曹,从官员考核任免到政事、民事、狱讼等都管,权力极大。曹爽听了各位尚书的汇报,见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都是一些例行公务,就离开了尚书台。曹爽往西走,由止车门进去,过端门,走过宽敞的广场,上到太极殿,准备参加于卯时开始的朝会。 魏蜀吴三国争霸,最终的赢家竟然是晋! 续存仅3个多月的正始十年,不到100天,影响后世几十年! 南门太守“建安·正始”系列全新力作闪耀上市 内含多幅示意图,详解高平陵之变经过和战役路线 看司马懿父子如何打破“恐怖平衡”,实现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