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器人/创新中国

中国机器人/创新中国
作者: 王鸿鹏//马娜
出版社: 五洲传播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1.40
折扣购买: 中国机器人/创新中国
ISBN: 9787508540108

作者简介

马娜,军旅女作家。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硕士。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青年创作委员会副主任。首届茅盾文学新人奖获得者、徐迟报告文学优秀奖获得者、解放军总后军事文学奖获得者。长篇报告文学《滴血的乳汁》入选2013年度十大优秀报告文学排行榜;报告文学《天路上的吐尔库》入选2014年度十大优秀报告文学排行榜。责编的《国旗阿玛拉》获中宣部第十二届“五个一工程”奖。

内容简介

1.用一种精神奠基 2000年,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要注册一家公 司,一群科技人为这个公司的取名争论不休。中国的还是 国外的?传统的还是时髦的?或是中洋结合的?这是个纠 结的问题。 为了给公司取个心仪的名字,一老一少两个智慧的头 脑开启思维引擎在漫无边际的虚拟地带努力搜寻,却始终 没有显示理想的结果。这件事不能再耽搁了。 年长的科学家抬起的目光掠过办公桌后面的那排书架 时,在一幅照片上停住了。这是多年前他与来访的几位世 界一流科学家的合影。他突然一拍脑袋,转身说道:“哎 ,干脆就用你老师的名字,叫‘新松’吧!” 这位年长的科学家是王天然,1943年出生于黑龙江海 伦,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所长,机器人技术国家工程 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年轻的科学家是曲道奎 ,1961年9月出生于山东青州,机器人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 心副主任,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机器人工程研究开发 部部长,博士。他们要成立的公司是中国第一家机器人公 司。 王天然说:“一方面,蒋新松是我们自动化所的老所 长,自动化领域的专家,是中国机器人事业的奠基人,我 们应该纪念他;另一方面,这对我们沈阳自动化所的历史 也是一种传承。我们要把老所长的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 把机器人事业做大做强,了却他一个心愿。” “好,用一种精神奠基!”曲道奎赞叹道。 就这样,中国第一家机器人公司有了正式名称:沈阳 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用一个人的名字命名公 司在国外很常见,但在中国确实不多,尤其是在国有控股 企业里,好像还是头一家。 “蒋新松老师给我们留下了机器人这一高科技财富, 也留下了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他的精神植入了企业 文化,影响了新松公司一代代人。现在新松公司发展壮大 了,有了今天的辉煌,人们也记住了蒋新松。我们也为老 师争光了,我觉得挺自豪。如果老师健在,也会以新松公 司为荣的。”谈到这里,曲道奎的眼圈微微泛红,一种对3 年前去世的老师的怀念之情油然而生。他的“思维超链接 ”跳转到30多年前的一个个画面。 2.开门弟子 1983年,那是一个处处焕发着生机而又充满梦想的年 代。北国的初夏本是凉爽的季节,却躁动着一群年轻人的 热望。 在长春地质学院美丽的校园里,一批学子即将完成四 年的大学学业,兴致勃勃地幻想着人生的未来。 他们那一代是幸运的一代。正值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 代,他们考入了大学,成为新时代的幸运儿。当他们即将 毕业、走向社会的时候,自然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新时代的 希望与未来。这群校园里的小伙伴早已按捺不住对未来的 渴望,面对人生的选项,他们围坐在一起,跃跃欲试,热 烈地讨论着、憧憬着。 面对毕业后的选择,一位方脸亮眸的小伙子却不动声 中国机器人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