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培养成大人物

把孩子培养成大人物
作者: (韩)沈美惠|译者:刘日波
出版社: 黑龙江教育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15.40
折扣购买: 把孩子培养成大人物
ISBN: 9787531655800

作者简介

沈美惠,毕业于首尔大学的历史教育专业,在首尔从事了6年的中学教育,后在美国印地安那大学取得了教育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她是美国公费教育研究所的研究员,印地安那大学的教授,印地安那大学世界化教育中心所长。现就职于内华达大学,从事指导并培养美国有实力教师的工作。 她坚信,通过父母的努力和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可以培养出更多既富有知识又富有人性,拥有多样化才能的大人物。

内容简介

04 确立终极目标 为了培养好孩子,父母要熟知教育方法和窍门,并且主观性要强。比 如,不 要看到邻居家的孩子上英语幼儿园,就不顾自己家孩子的实际情况,也把 孩子送 到英语幼儿园,我们不能盲从。作为父母,应该深入思考孩子的终极教育 目标, 如果看到了这样的目标,就应该制定出符合教育目标的相应计划,并逐步 实践这 个计划。 所谓的终极教育目标,就是让父母好好想一想,自己到底希望自己的 孩子在 20~30年后,成为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的生活。 1.是否应该把所有的孩子都培养成未来的数学家和科学家? 不久之前,我在报纸上读到了这样的一则报道,有些父母为了让孩子 考入科 学英才学校或者科学高中,他们从幼儿园开始,就让孩子进行超前学习和 准备。 韩国这样的教育现实真是让我哭笑不得,这些父母千方百计想把孩子送进 这类高 中,其目的无非是想让孩子考入名牌大学,毕业之后找到一份医生、法官 、教授 等所谓的有前途的工作。问题是,为什么那么多的父母都拥有相同的目标 呢? 除了拥有这些职业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职业,同样也能让孩子过上 多彩而 富足的生活,比如说,具有出色创新能力的设计师、充满金点子的企业家 、以特 殊项目经营得很好的餐馆主人等……放眼未来世界,各个领域中,具有出 色的 创新能力和思考能力的人,成功的概率要比那些出身名牌大学的人高得多 ,因为 这个世界正在朝着这样的方向发展。 21世纪,一个人的成功取决于对职业的关心和喜爱,投入和努力奋斗 的程度, 并不是从事某些特定的职业就能取得成功。 我们一定要明确孩子的教育目标,教育的终极目标,应该是把孩子培 养成具 有出色的创新能力和思考能力的人,而不是想尽方法把孩子送进什么科学 英才学 校。只要我们从小训练孩子的创新能力和思考能力,他们的学业成绩自然 就会好。 我看到韩国的以数学和科学为中心的英才教育,心情变得异常沉重。 “科学 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即使是只在实验室里进行研 究的科 学家,也只有懂得如何把自己的研究和社会与人类连接起来,才能在21世 纪里, 在自己的领域里取得成功,享受成功的人生。 韩国时常会发生这种令人惋惜的情况,一个人千辛万苦考上名牌大学 ,取得 了博士学位,成为了科学家。他在工作中开发出了一个非常好的项目,但 是没能 把项目和“人们的需求”、”时代的需求”连接起来,只是做到了科学和 技术上的 更新,没能做到进一步利用和发展这个项目。 父母千辛万苦才使得孩子毕业于科学英才学校或名牌大学,决计不想 把自己 的孩子变成这样的失败者。我们有必要向先进国家学习,训练孩子能够把 “科学” 和“社会”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性、全局性的思考。这本书里介绍的很 多教育 方法也需要这种综合思考能力。 韩国的以科学为教育中心的英才教育,不是真正的英才教育,而且在 很多方 面,都具有单纯的超前学习的情况。英才教育绝不是“超前学习”,而是 教育和 训练孩子学会各种”思考的方法”,希望韩国的英才教育能够尽早认识到 这一点。 韩国的英才教育,以及普通的学校教育,大都倾向于使用老式的、陈 旧的方 式和方法来传授“知识”。这些教育中还看不到研究和学习有关知识的“ 本质”,“生 产知识的过程”等有深度的学习,他们只是让孩子把教科书上的知识当做 真理来 理解和背诵。 与此相反,美国和加拿大的教育,即使是普通的孩子,也让他们认识 到世界 上绝对没有一成不变的真理式的知识,鼓励孩子对知识本身提出异议,进 行探究 型的学习。 凭借韩国的这种旧式的教育,孩子的智力将来不可能赶上那些先进国 家的孩 子,也赶不上知识日新月异的发展。 P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