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中国神话史
ISBN: 9787550255609
袁珂(1916—2001),当代中国神话学大师。1946年,任职台湾省编译馆,开始系统化地研究中国神话。1949年回到四川,继续从事文学暨神话学的研究;1978年调入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任研究员,1984年担任中国神话学会主席。 袁珂先生著述颇丰。1950年,《中国古代神话》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较系统研究汉民族古代神话的专著,由此奠定了袁珂先生的学术声望。之后,袁珂先生先后撰写了《中国神话传说》《中国神话传说词典》《中国神话传说》(简明版)《古神话选释》《神话论文集》《袁珂神话论集》《山海经校注》《巴蜀神话》(合著)等二十余部著作及八百余万字的论文。袁珂先生的多数著作被翻译成俄、日、英、法、意、韩、捷克、西班牙等多种语言。其作品还在中国、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国入选学校课本。
一、神话传说中的中国原始社会 整个原始社会,包含从猿人到古人的原始群居生 活和新人出现以后从母系氏族公社、父系氏族公社到 原始社会解体两大阶段。在母系氏族公社形成以前的 这一阶段,时间是漫长的,大约经历了从200万年到 公元前4万年之久,我们叫它原始社会前期,相当于 马克思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里所说的 蒙昧时期的低级阶段和中级阶段。 这段时期的历史,古代人们早已有所猜想和推测 。庄周是最早一个在这方面作推想者。《庄子·胠箧 》说:“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 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 伏戏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 ,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 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他从远古推想到伏戏( 羲)、神农的时代,正是相当于早期母系氏族公社之 时,所记诸古帝的名称,大概也有当时所传的一点古 书作凭依,非纯出杜撰。但是,他把这段漫长的充满 为生存与生活而斗争的原始人类群居生活的景象,描 写得这样和平、丰足、安谧,则是道家清静无为而致 天下太平思想的有色眼镜造成的错觉,是不可靠的。 《庄子》另一篇文章《盗跖》中,对原始社会的 初期情景的推想,才比较接近实际:“古者禽兽多而 人民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 ,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韩非子·五蠹》对此又 有所补充,说:“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 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 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又说:“民食 果蓏蜯蛤,腥燥臭恶,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 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躁,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 曰燧人氏。”从“构木为巢”到“钻燧取火”,概括 了原始社会前期(相当于摩尔根分期法的蒙味期低级 阶段和中级阶段)社会生活的大略情景。可见古代人 们对这段时期的原始社会仍是有比较正确的认识的。 也有纯出于神话性质推想的,如《汉唐地理书钞 》所辑《荣氏遁甲开山图》便是。此书早佚,不知何 代人所作,我估计大概也是汉代的纬书之一。《隋书 ·经籍志》有著录,列入子部的五行类,作“《遁甲 开山图》三卷,荣氏撰”,其实该作“荣氏解”才更 符合实际情况。《汉唐地理书钞》的辑者王谋说:“ 《荣氏遁甲开山图解》皆记天下名山古先神圣帝皇发 迹之处,故以开山名书,即可以为地理书开宗第一章 。”但观其辑存的关于三皇、伏羲、女娲等条目,实 在也可算是古代的历史书,是将一些虚构的神人填充 了原始社会最早时期的空白。例如关于三皇,书中就 这么记载着—— 五龙见教,天皇被迹望,在无外柱洲昆仑山上。 解曰:五龙治在五方,为行神。五龙降天皇兄弟十二 人,分五方,为十二部,法五龙之迹,行无为之化。 天下仙圣,治在柱洲昆仑山上,无外之山,在昆仑东 南一万二千里。五龙天皇,皆出此中,为十二时神也 。五龙皇,后君也,昆弟四人,皆人面而龙身,长曰 角龙,木仙也;次曰徵龙,火仙也;次曰商龙,金仙 也;次曰羽龙,水仙也;父曰金龙,与诸子同得仙, 治在五方。地皇兴于龙门熊耳山。解曰:地皇兄弟九 人,面貌皆如女子,貌皆相类,蛇身兽足,生于龙门 山中。 人皇起于刑马山。解曰:人皇兄弟九人,生于刑 马山,身有九色。 接着是伏羲、女娲和女娲以下自大庭氏至无怀氏 的古帝王名号,与《庄子·胠箧》所举,大体相同, 或者便是本于《庄子》。其所异者,在《庄子》是把 这些古帝王列在伏戏(羲)、神农以前,而《开山图 》则把他们列在伏羲、女娲之后,而且还说从大庭氏 到无怀氏,“凡十五代,皆袭庖羲(伏羲)之号”, 不知何据,或者是别有所本吧。 总之不管怎样,这部书无非是以假想和虚拟,把 荒古时代的景象,作了神话色彩的描述。从解说的辞 语中,还可以看出,作者是受了道家清静无为和阴阳 家阴阳五行思想的影响的。如果这也算是神话,当然 是相当后起的神话,决非原始社会更非原始社会前期 的神话。三国时,吴人徐整所作的《三五历纪》,在 记盘古开天辟地之后,末有“后乃有三皇”一语,可 知三皇是被安排在开天辟地的盘古之后的,可惜此书 早佚,盘古之事也只是从后来的类书和书注中所引才 能得见,竟未见到有关三皇的记叙。推想起来,或者 仍是带着浓厚的神话色彩,如上所引《开山图》的记 叙吧?用神话因素的东西来填补远古历史的空白,是 道家之流和某些史学家的惯技。道士徐整已开其端, 唐代司马贞《补三皇本纪》又继其后,而集此工作之 大成者,乃是宋代罗泌所作的《路史》。《路史》分 “前纪”和“后纪”两个部分,“前纪”从初三皇到 无怀氏;“后纪”从太昊伏戏氏到夏少康,把许多神 话传说材料都转化为历史,作了历史的安排和处理。 这部书是很有意思的,包括从整个原始社会到奴隶社 会初期的历程,可说是一部神话传说性质的原始社会 史,书中所记叙的,当然就是历史化了的神话传说, 但却很少有人对它作深入细致的研究。“属句遣字间 ,尚僻隐,易滋疑窦,每令人索解不得”(清赵承恩 《新序》),是一个原因;“岁久传湮,原本无稽, 而钱塘旧刻鲁鱼豕亥滋甚”(《重梓〈路史〉凡例》 ),又是一个原因;何况此书“其采典籍则五纬、百 家、《山经》、道书,一言一事,靡不摭拾,几于驳 杂而无伦”(明张鼎思《豫章刻路史前纪后纪序》) 。以其难读又荒谬无凭,因而探究者少。我们从神话 研究的角度看,此书倒是很值得注意的。它采取的神 话材料,确实丰富,虽然把它们都转化作了历史,安 排在一定的位置上,但从其子罗苹的注中,又每每把 这些材料的来源一一注出,大致还其本来面貌,其间 多有僻籍佚文不见于今世者,为我们提供了考察、采 撷神话材料的方便。《路史》的“前纪”共分六纪, 相当于原始社会前期群居生活阶段,“后纪”共有二 纪,从伏羲、女娲开始到夏少康中兴,相当于原始社 会后期母系制氏族公社建立到原始社会解体,奴隶制 社会初步形成阶段。罗泌将史前的这数十百万年的人 类历史作了神话性质的推想,取材宏博,构思奇伟。 尤有奇者,是他所分前、后二纪,竟恰恰暗合原始社 会的两个重要发展阶段。神话传说即使是经过整理安 排的神话传说之足为“史影”,看来具有一定的道理 。 “前纪”六纪所收古帝名号共五十七,较之《庄 子》所举,四倍有余,把一些河神、山神乃至古仙人 如巨灵氏、谯明氏、涿光氏、犁灵氏、大氏、弇兹氏 、泰逢氏、云阳氏等都列入了古帝的行列,看来自然 是舛驳不伦。但是,这一大队古帝的名号,却给我们 暗示出了原始社会前期的时间之长,正如李白《蜀道 难》一诗所说:“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迩来四 万八千年……”;又从所举人神不分的古帝中,给我 们暗示出了处于蒙昧时期的原始先民群居生活的某些 侧影。 但这仅仅是从神话传说材料中反映出的中国原始 社会,尤其是它前期的一些情况的侧影,却并不是这 一时期的神话。P3-6
推荐一:作为国内首部神话史,《中国神话史》是神话学大师袁珂先生对中国神话进行理论研究的开山之作,他秉持广义神话学理论对中国神话的发展进行梳理,构建出中国神话相对完整的系统。
推荐二:袁珂先生以严谨的文献考据为基础,旁征博引,追溯神话的源头和演变,寻找、分析神话形象的流传、衍化,带我们把握中国古神话的发展脉络。
推荐三:本书延续了袁珂先生的一贯文风,以清晰透彻的语言、开阔的学术视野,让读者体会到中国神话的丰富多彩、枝繁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