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的忧郁

巴黎的忧郁
作者: (法)波德莱尔|译者:胡小跃
出版社: 江西人民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23.40
折扣购买: 巴黎的忧郁
ISBN: 9787210088059

作者简介

胡小跃,当代著名翻译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翻译家协会专家会员、全国法国文学研究会理事、法语译审。2002年被法国文化部授予“文艺骑士”荣誉勋章,2010年获第二届傅雷翻译奖。主要译著有《孤独与沉思》《巴黎的忧郁》《街猫》等六十多部。 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 1821-1867),法国诗人。生于巴黎,幼年丧父,其母改嫁,继父欧皮克后擢升为将军,第二帝国期间被任命为驻西班牙大使。继父性情专横,成为自幼具有诗人气质的波德莱尔憎恶的人,这一因素亦促使他走上反叛道路,成为资产阶级的浪子。成年后,波德莱尔继承其生父的遗产,过着波西米亚式的放浪生活。诗集《恶之花》(1857)奠定了波德莱尔的诗人地位,诗集在题材上虽大多歌咏醇酒、美人,而另一面亦大胆地揭露阴暗、腐朽的东西,甚至不厌其烦地对蛆虫、腐尸加以描写,从而对传统的美学观念产生巨大的冲击。波德莱尔不仅是法国象征派诗歌的先驱,而且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创始人之一。现代主义文学的美学观与世俗观念有所不同,他们所推崇的美与善,是指艺术家运用适合于表现内心真实、隐秘情感的艺术手法,独特、完美地显示出自己的精神世界。 波德莱尔的另一重要贡献,便是别具一格的散文诗集《巴黎的忧郁》(1869)及《人为的天堂》(1960)。其文艺评论收集在《美学管窥》和《浪漫主义艺术》中。

内容简介

致阿尔塞纳·胡塞 我亲爱的朋友,我给您寄上一本小书。这本书, 不能说它没头没尾,这样说是不公道的,因为,恰恰 相反,书中的文章互为首尾。请好好想想,这样的组 合给我们大家,您、我和读者,提供了多大的方便呀 !我们想在哪里中断就在哪里中断,我中断我的幻想 ,您中断看稿,读者中断阅读;因为我不想用没完没 了的多余的情节捆住执意退却的读者。去掉一节椎骨 吧,这两段没头没脑的胡思乱想将毫不费力地连接在 一起;把它砍成众多的小节吧,您会看到每一小节都 可以独立存在。希望其中有几节生动得足以使您开心 ,让您喜欢,所以我大着胆子把这条蛇整条献给您。 我要向您做一小小的坦白。我把阿洛伊修斯·贝 特朗著名的《夜之加斯帕尔》(这本书,您、我以及 我们的一些朋友都很熟悉,难道它不配被称为“著名 ”吗?)翻阅了至少二十遍,才萌生了这个念头,即 ,试写一部类似的作品,用他描绘古代生活的生动的 手法来描写现代生活,或者说,某种更抽象的现代生 活。 我们谁不曾在心怀壮志的日子里梦想创造奇迹— —写一部充满诗意和乐感、没有节律和韵脚的散文呢 ?它温柔又刚毅,能与心灵的激荡、幻想的波动和意 识的顿悟相适应。 经常来往于大城市、接触面太广的人尤其容易产 生这种驱之不去的念头。您本人,亲爱的朋友,您不 也曾试图把“玻璃匠”尖利的叫声变成一首歌,在一 篇抒情散文中表现穿过街上最高的浓雾、直抵顶楼的 叫声带来的各种悲哀的启迪吗? 可是,说真的,我怕妒忌与羡慕不会带来快乐。 一旦着手做这件事,我才发现自己与那位神秘而光辉 的榜样不仅相距遥远,而且还写了一些截然不同的东 西(如果可以称之为东西的话),这种意外,也许除 了我,谁都会以此为荣,可对于一个把准确地完成自 己的计划当作是诗人最大荣耀的人,却是一种极大的 羞辱。 您亲爱的朋友 1 异乡人 “神秘莫测的人,你说说,你最喜欢谁?父亲、 母亲还是姐妹兄弟?” “我没有父亲,也没有母亲,没有姐妹,也没有 兄弟。” “朋友呢?” “你说的这话我至今也不解其意。” “你的祖国呢?” “我不知道它位于何方。” “美人呢?” “如果是不朽的女神,我愿意爱她。” “黄金呢?” “我讨厌它,就像你讨厌上帝一样。” “唉,奇怪透顶的异乡人,那你喜欢什么?” “我喜欢云……飘过的云……那边……那边…… 多么漂亮的云啊!” 2 老妪的绝望 一位干瘪矮小的老妪,看到这个人见人爱、大家 都喜欢的漂亮小孩,非常高兴。这个漂亮的小家伙跟 她一样脆弱,也像她一样没有牙齿,没有头发。 她走近那孩子,装出一副可爱的样子,想对他笑 一笑。 可她这样子却吓坏了他,他在这善良而赢弱的老 妪的爱抚之下拼命挣扎,尖叫声充满了屋子。 于是,这位善良的老妪又退到一边,重新陷入无 尽的孤独之中。她躲在角落里哭了,心想: “唉!对于我们这些不幸的老女人来说,让人喜 欢的年龄已经过去,现在,就连那些天真无邪的孩子 也不喜欢我们;我们想和他们亲热一下都会把他们吓 得要死!” P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