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民间习俗

中国古代民间习俗
作者: 徐潜
出版社: 吉林文史
原售价: 26.00
折扣价: 12.48
折扣购买: 中国古代民间习俗
ISBN: 9787547215111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晋献公的大儿子叫重耳。继 母骊姬想让自己的儿子奚 齐继承国君,千方百计要害死重耳。重 耳不得已只好逃出晋国,在外边过着逃 亡的生活。跟随他出逃的还有一些文臣 武将。 晋献公死后,重耳的异母弟弟夷吾 做了国君,就是晋惠公。晋惠公觉得哥 哥重耳虽然逃亡在外,但终究是祸害, 不把他除掉,自己的地位早晚要不稳。 他就派了几个身强力壮的武士,秘密去 刺杀重耳。没想到这件事走漏了风声, 有人急忙去给重耳送信。 当时,重耳正在狄国住着,得知这个消息后,慌 忙召集他的随从,商量往 齐国逃跑。忙乱之中,行李和盘缠都叫一个赶车的给 偷跑了。一群人急急忙忙 逃出来,因为没有行李盘缠,一路上只得乞讨为食。 时时刻刻提心吊胆,只怕 有人来追杀他们,就这样跑了六七天。这一天,来到 卫国的郊外,这里前不着 村,后不挨店,连个人影也看不见。六月的天气,又 是大中午,太阳像个火球 似的,烤得人浑身难受。他们从早晨到中午,跑了几 十里路,还滴水未进,又 饥、又渴、又热、又累,真是人困马乏。特别是重耳 ,哪吃过这种苦,已经是 有气无力,走一步都十分困难了。重耳看见前面有棵 大树,用手指了指说: “咱们到大树下歇一歇,找点吃的。”刚到大树底下 ,重耳连饿带累就瘫倒在地, 昏过去了。众人急忙将重耳救醒。于是,几个人分头 去找吃的,剩下的都横七 竖八地躺在地上歇着。 出去找吃食的人陆续回来了,都是两手空空。连 个人家都没有的地方,到 哪里去找吃的?众人看着重耳都发愁了,怎么办?大家 出来就是为了保护重耳, 他要是有个三长两短的,那不就前功尽弃了吗?正在 为难,只见一个叫介子推 的武将,双手端着一个冒着热气的盆儿,一瘸一拐地 走过来。到跟前一看,是 一盆儿肉汤,大伙儿赶忙把重耳扶起来,把肉汤端给 他。重耳一见是肉汤,不 问青红皂白,一下吃了个精光。吃了以后,人也有了 精神。猛然,他觉得有些 不对劲儿,忙问:“这种地方,你怎么弄来的肉汤? ” 介子推回答:“是我大腿上的肉。” 重耳一听,吃了一惊,众人也都是一愣,怪不得 刚才回来时一瘸一拐的。 重耳的泪顺着脸流下来,说:“都是我连累了你,连 累了大家,让我以后怎么 报答你呀?”介子推说:“我们但愿你早归晋国,当 一个好国君,使百姓安居乐 业,并不想让你怎么报答。” 重耳含泪,连连点头。这时,又有一个人弄来些 稀粥,大家分着吃了些, 急忙往前赶路。 重耳一伙饥一顿、饱一顿地总算到了齐国。齐国 国君齐桓公正在笼络各路 诸侯,想建立霸业,所以,就把他们收留和保护起来 。 后来,重耳在齐国和秦国的帮助下,返回了晋国 ,当了国君,就是晋文公。 晋文公即位以后,曾在晋惠公手下做过大夫的吕省、 邵芮发动了叛乱,晋文公 又调兵遣将,平息了这次叛乱,国内总算安定下来。 晋文公随后举行了复国封赏大典,原来跟随 他逃难的难兄难弟,全都加官进爵,成了晋国显 赫一时的人物。那些同情过、接济过他的人也都 做了官,投降归附的旧臣也都作了适当安排,又 下令寻找那些该封赏而没有受到封赏的人。 在封赏中,人们没有看见跟随文公一起出逃 的介子推,都觉得很奇怪。原来,重耳回到晋国 以后,介子推只随群臣朝见了一次,就回家了。 介子推这个人很正直,很看不惯朝里有些人专靠 阿谀奉承过日子,不愿意和他们在一起。他还有 个老母亲六十多岁了没人照顾,介子推很孝顺, 就假说有病,回家和老母亲一起生活。自己耕种…… 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