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华侨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18.80
折扣购买: 培根随笔
ISBN: 9787511333216
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家、作家和科学家。他不但在文学、哲学上多有建树,而且在自然科学领域里也取得了重大成就。培根一生著述颇丰,主要作品有《培根随笔集》、《伟大的复兴》、《政治和伦理论文集》、《学术的进展》、《新工具论》、《亨利七世史》等。
如果要给“善”下一个定义的话,我个人认为善 的定义就是有利于 人类。这也是希腊人常说的“仁”或现代英文中的“ 人道精神”,可是 用这两个词来表达似乎又不够完善。我把善称为一种 习惯,而把性善称 为一种天性的倾向。 善是人类所有优秀品德和高尚精神中最伟大的一 种,更是上帝的特 性。如果失去了它,人类就只不过是一些忙忙碌碌、 不做什么好事的家 伙,很低劣,不比那些可憎的害虫好到哪里去。善跟 神学三德中的“爱” 相一致,也许有时会犯错误,但它永远不会过分。过 分追求权力会使天 使堕落成魔鬼,过分追求知识会使人类的祖先失去乐 园,但在仁爱 方面没有过分的事,不管是天使还是人类,都不会因 为过分仁爱而遭 遇不幸。 向善的倾向在人的天性中早已根深蒂固,而且深 到一定的程度,就 算不把仁爱施给别人,也会施给其他的生物。就像我 们在某些人身上看 到的那样,虽然他们比其他民族要残忍,但他们对禽 兽却很仁慈,对狗 对鸟都能施舍。据布斯帕吉斯的记述,君士坦丁堡有 个信仰基督教的 青年,由于戏弄一只长喙家禽,差一点被当地人用石 块打死。 有时,人性中这种向善的倾向也会犯错误。意大 利流传着一句谚语: “过分的善良,有如一个傻瓜。”意大利有一位著名 的学者,名叫马基 雅维利,他也曾直言不讳地写道:“基督教的教义使 善良的人成为软 弱的羔羊,以供恶霸之徒享用。”他之所以这么说, 是因为的确找不出 一个律法、一个宗教或者一个学说,像基督教那样推 崇“善”。因此, 为了避免被人诽谤,或者遭遇危险,最好深入研究一 下,如此优良的习 性究竟存在什么样的不足。 追求对别人行蓄是值得称道的,但如果受到别人 的外貌和妄想的蒙 骗,让对方牵着鼻子走,那就会让自己变得轻信、软 弱,并把恶霸之徒 当作诚实的人。 当然,也没必要把一颗宝石给《伊索寓言》中的 公鸡,因为它需要 的仅仅是一颗麦粒。上帝在这方面也给我们好好地上 了一课,《圣经》 中说:“天父让太阳照好人,也照歹人;天父降雨给 行善之人,也降雨 给作恶之人。的确,上帝的雨露滋澜、阳光普照对所 有人都是平等的, 但是,上帝绝不会不把财富,更不会不把荣耀和美德 平均地赐给每一个 人。一般的恩惠可以人人共享,但特殊的恩惠就要选 择对象给了。 在行善的时候,我们还应注意一点,那就是不要 毁了自己。神给我 们的旨意是:要像别人爱你那样去爱别人。《新约》 里有这样一句话。“变 卖你所有的东西,施舍给穷人,然后跟我走”…,即 ,除非你跟着神走, 否则不要变卖你所有的财产。也就是说,如果你没有 什么天命。就不要 那么做。用少量的财富同样可以做善事,如果一味用 大量财富去做善事。 而自己却能力有限,那无异于用微泉去灌溉大河。大 河还没有变宽。泉 水却早已干涸,实在是缺乏理智! 人们不仅会因为正道的指引而向善,有的人天生 就具有向善的倾向, 同样,与此相反,有的人天生就有向恶的倾向,因为 这些人生来就对别 人的善行视而不见。向恶倾向比较轻的就是脾气不好 ,口无遮拦,经常 与人作对,或故意刁难别人。但是重的就会生出嫉妒 之心,并对别人造 成伤害。当看到别人遇到灾难时,这种人就像是发了 利市一样,总会乘 机落井下石一番。他们还不如那只舔拉撒路伤口的狗 ,倒像是苍蝇, 只要一见血就要叮上来兴奋地叫个不停。这xi愤世嫉 俗的家伙从事卑劣 的勾当,尽管自己的院子里没有一棵树,却时刻不忘 引诱人们去上吊。 他们跟雅典的泰门完全不一样。向恶倾向属于人类天 性中的错误,但 它们却是造就大政客的最佳材料。他们犹如弯曲的木 材(称曲材、肋材) 一样,非常适合造船,因为船是要在海上颠簸的。但 曲材不适合做栋粱 之才,即不能用于造房屋,因为房屋需要根基牢固。 P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