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不完美的勇气

接受不完美的勇气
作者: (日)小仓广|译者:杨明绮
出版社: 湖南文艺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4.90
折扣购买: 接受不完美的勇气
ISBN: 9787540472986

作者简介

人力资源顾问,阿德勒学派心理咨询师。以东方哲学与阿德勒心理学为中心,探求“人生学”并推广各种相关活动。著作有《交办的技术》《做事的常识》等书 译者:杨明绮 大学日语专业毕业,赴日本*尖国际型大学上智大学新闻学研究生院进修,目前专事翻译。 代表译作有《超译尼采》《书店不死》《一个人的老后》等书。

内容简介

人生没那么困难,是你让人生变得复杂了。其实 ,人生非常单纯。 其实“人生一点也不辛苦,不痛苦”,是你故意 “把自己的人生搞得非常辛苦、痛苦”。 阿德勒举了这样的例子。“有两种方法可以通过 高度仅为五英尺(约1.5米)的门,一种是挺直身子 走过去,另一种是弯身走过去。若采用第一种方法, 势必会撞到门顶。” 也就是说,觉得“人生很辛苦、很痛苦”的人, 就像挺直身子穿过门,结果就是撞到头。若能稍微弯 身走过去,就能免受皮肉之痛。但大多数人都会怪罪 “门太低”,而不是反省其实是没有弯身的自己不好 。 那么,什么样的生活方式迫使人生满是辛苦与痛 苦?什么样的生活方式能让人生变得单纯?答案实在 无法用一段话来表达。恐怕要阅读这本书,才能慢慢 了解。 现阶段能传达的是,当下的人生不是取决于“命 运”和“过去”的创伤,而是自己的思考方式。正因 为如此,只要下定决心,人生就可以变得很单纯。 所以,别再做挺直身子穿过门的事了,也别再“ 把人生搞得很复杂”就好。(P002-003) 不是因为你不好,而有自卑感。 无论看起来多么优秀的人,多少都会感到自卑。 只要还有目标,当然就有自卑感。 “为什么我这么没用呢……”聪明、开朗、长得 又不错的人,却深深为强烈的自卑感所苦,这样的例 子屡见不鲜。 无论是谁都有自卑感,为什么呢?因为人总会无 意识地抱持这样的目标:“我想成为这样的人,我想 过着这样的人生。” 目标往往比现况来得高远。即便是人们眼中一帆 风顺、似乎不需要再企求什么的人,心中也抱持着更 高远的目标。也就是说,正因为目标永远不会有达成 的一天,所以自卑感油然而生。 此外,人在孩提时期也会因为与父母、哥哥姐姐 做比较,而怀有自卑感。 “大人可以轻松地做任何事,我却什么也不会… …” 小时候面对大人时怀有的自卑感,会烙印在心里 。 “我是个没用的人”“反正再怎么努力,也无法 追上……”长大后,心里还是残存着这种自卑感。 由此可见,自卑感不是“大大不如他人的人,特 有的东西”,其实不只你,身边看似完美、优秀的人 ,大家都抱持着“主观的认定”,这就是一种自卑感 。(P024-025) “勇气”就是克服困难的活力,缺乏勇气的人, 一遇到困难,就会坠入人生的黑暗深渊。 人活着,就会遇到困难。工作的任务、交友的任 务、爱的任务……各种困难接踵而至。借由困难,考 验我们的共同体感觉,考验我们身陷困难时,是否还 拥有“关心对方,以对方为优先考虑”的共同体感觉 。我们每天都在接受这样的考验。 阿德勒将这种克服困难的活力,称为“勇气”。 只要有勇气,就不会失去共同体感觉,能抱持共同体 感觉克服困难。一旦缺乏勇气,就会失去克服困难的 活力,选择逃避,选择舍弃共同体感觉,选择轻松的 路,逃向人生的黑暗深渊,结果就是沦为犯罪者,或 酗酒、患上精神疾病等。 遇到任何人都会面临的困难时,就像站在人生最 大的分叉点,你是选择面对困难,抱持共同体感觉, 克服困难呢?还是舍弃共同体感觉,选择逃避,坠入 黑暗的深渊呢?两者的差别就在于是否拥有“勇气” ,而“勇气”决定你的人生。 那么,我们究竟有多大的“勇气”?又能带给周 围的人多少“勇气”呢?(P178-179) P002-003、P024-025、P178-179

★一切取决于自己。人生不是取决于“命运”和“过去”的创伤,而是自己的思考方式。 
“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带给人勇气的心理学, 
已激励百万人获得心智成长。 
★阿德勒与弗洛伊德、荣格齐名,并称心理学界三巨头。 
对《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作者史蒂芬?科维、 
人际关系学大师戴尔?卡内基影响至深。 
经营管理大师大前研一也深受阿德勒心理学的启迪。 
★阿德勒的勇气心理学已横扫日本、台.湾地区, 
引领心理学类畅销榜,日本亚马逊书榜五星推荐。 
★《遇见未知的自己》作者 张德芬诚意分享 
   只要改变想法,世界就会骤然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