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诗文鉴赏辞典(精)

陆游诗文鉴赏辞典(精)
作者: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
出版社: 上海辞书
原售价: 40.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陆游诗文鉴赏辞典(精)
ISBN: 9787532638376

作者简介

暂无

内容简介

度浮桥至南台 客中多病废登临,闻说南台试一寻。 九轨徐行怒涛上,千艘横系大江心。 寺楼钟鼓催昏晓,墟落云烟自古今。 白发未除豪气在,醉吹横笛坐榕阴。 陆游《跋盘涧图》说:“绍兴己卯、庚辰之间, 余为福州决曹。”己卯、庚辰 为绍兴二十九年(1159)、三十年,即陆游三十五岁与 三十六岁时。决曹,汉 郡佐官,在宋为司理参*。这首诗是绍兴二十九年初 到福州之作。 陆游前期的诗,曾*梅尧臣以及“江西诗派”的 吕本中、曾戏的影响,有 一些涩淡的作品,但他才气横溢,有“小李白”之称 ,又自少喜读王维、岑参 的诗,故雄伟瑰丽之作尤多,这首诗即属于后一类。 题为《度浮桥至南台》,度,或本作渡。浮桥, 今福州市闽江旧大桥,原 名万寿桥,宋时尚为由船只联成的浮桥,元代才改建 石桥。宋梁克家辑《三 山志》说:“浮桥。由郡直上南台,有江广三里,扬 帆浩渺,涉者病之。”元祜 八年,郡人王祖道“造舟为梁”,“北港五百尺,用 舟二十”,“南港二千五百 尺,用舟百”,舟上架板,“翼以扶栏,广丈有二尺 ,中穹为二门,以便行舟,左 右维以大藤缆,以挽直桥路。于南、北、中岸植石柱 十有八而系之,以备痴 风涨雨之患。”可见规模相当大。南台,在浮桥南边 。首联说客中多病,闻 南台之名而试作一次探访,是出游缘起,平平叙入。 次联写渡桥,表桥的壮 观,诗笔也转为雄壮。“千艘横系”,指架桥;“九 轨徐行”,指桥面广阔,如可 行车马的“九轨大道”。江大水流急,故称“怒涛” ;“徐”、“怒”互为映照。 “九轨”、“千艘”是虚指、夸张之词,但看来浮桥 的雄伟气象,非此不能表达, 虚不妨实,以虚见实。颈联写至南台的所闻所感。宋 时福州的大小寺庙很 多,南台临江有天宁山,高可远眺郡城内外,山上有 天宁寺,《三山志》说: “危楼万仞,波光入户,真江南之胜也。”附近还有 泗州堂、***院、高盖院 等寺观,暮鼓晨钟,昏晓传声,故说“寺楼钟鼓催昏 晓”。着一“催”字,便带 有光阴在钟鼓声中暗暗消逝、年光虚度、壮志无成的 感慨。南台地处城郊, 四面多村落,江边眼界空阔,可以遥望云烟的起伏, 这种情景,似乎古往今 来就是如此。云烟自在起伏,不问古今的变化;古今 的变化,也在云烟中自 然过去。两者俱属无情,各行其是,互不关心;然又 紧紧联系在一起:云烟 不间古今,古今又运行于云烟中,故接着一句说,“ 墟落云烟自古今”。着一 “自”字,也在冷静的叙述中透露感慨,并道出“古 今”与“云烟”的联系。这 一联境界阔,语调淡,然而感慨深。 结联转感慨为豪逸。初人中年,便提“白发”, 有旧时一般文人喜欢言 老的习气;但一转是“豪气”犹在,便以后者“遮拨 ”前者,显示乐观、自豪的 心情。接下一句,说榕阴吹笛,而又是醉坐以吹,则 是对乐观、自豪行动的 具体描写,以形象补足上句。福州旧有榕城之称,据 载:“三山(福州别名) 多榕,治平四年,张伯玉守福州,编户植榕。熙宁以 来,绿阴满城,暑不张 盖。”记载可能有些夸张,但陆游写诗,距神宗熙宁 年间不及百年,则榕树必 然还很茂盛,故有坐榕阴吹笛之事。 这首诗虽是陆游早期作品,但已显露于晓畅流动 中见雄壮的风格,《唐 宋诗醇》所评中间二联是准确的:“颔联写浮桥,语 颇伟丽;五六雄浑中兴象 自远,有涵盖一切之气。”可惜还未指出结联能以回 抱之笔生豪逸之情的 好处。 (陈祥耀) P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