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詹姆斯·戴森创造之旅

发明:詹姆斯·戴森创造之旅
作者: (英)詹姆斯·戴森|责编:刘桐妍|译者:毛大庆
出版社: 中国纺织
原售价: 109.9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发明:詹姆斯·戴森创造之旅
ISBN: 9787518093267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引 言 1983年,经过4年的创造和测试,我设计的 第5 127个气旋吸尘器手工原型终于成功了。也 许我应该挥着拳头,从车间跑到马路上,尖叫着 :“我发现了!”尤其是在经历了5 126次失败 后,这本是我该有的反应。但是,我非但没有感 到兴高采烈,反而莫名有些沮丧。 怎么会这样?答案在于多次的失败。一天又 一天,我顶着巨大的压力,努力研制一种更加高 效的气旋分离器,用于收集和分离气流中的灰尘 。每天我都设计并制作出几款气旋分离器,并逐 一进行测试,评估其除尘效果,期望它达到有效 吸附0.5微米灰尘的效果——人类头发的直径为 50~100微米,同时尽可能少地消耗能量。 对于门外汉来说,这听起来可能既无聊又乏 味。我非常理解。但是,当你为自己设定了一个 目标,这个目标一旦达到,就有可能为现有的技 术和产品开创出一种更好的解决方案,你就会变 得投入、上瘾,甚至一发不可收拾。 人们常认为发明是灵光一现,现实恐怕很少 是这样的。与最终取得的成功相比,发明的过程 中失败更多。我甚至想把这本书叫作《詹姆斯· 戴森:失败者》,但被人劝止了,因为这可能会 给人误导。人们都想读关于成功的书。有趣的是 ,善于发明的工程师永远不会满足于他们的最新 发明。他们往往会疑惑地看着它说“我知道怎么 让它变得更好了”——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这 是他们革新的开始,标志着产品性能将再次飞跃 。 然而,如果未来的年轻发明家能够认识到, 发明一种事物,例如治疗老年痴呆症的药物,靠 的并不是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时那种突然降临 的灵感,而是对勤奋研究的明智追求,那么他们 可能不会因为才华是做研究的先决条件这一观念 而气馁。研究的过程需要做许许多多试验,要接 受甚至享受失败,但还要继续试验,遵循从观察 中获得的结论进行研究。发明往往更看重的是耐 力和耐心地观察,而非灵感。 我现在想把自己的故事写出来,就像我为戴 森工程技术学院首批毕业生的毕业典礼写致辞那 样。那次典礼让我想起了 52 年前我从英国皇家 艺术学院毕业时参加毕业典礼的感受,以及此后 发生的事情。这是一个关于创造和发明事物的故 事,同时我在这本书中寄予了对年轻人的期望。 我期望他们成为工程师,为当前和未来的问题创 造解决方案。 我的故事并不是一个聪明人的故事。我甚至 没有接受过成为工程师或科学家的训练。然而, 我身上有一股冲劲儿,不喜欢遵守惯例,爱挑战 权威,且对一切质疑置若罔闻。同时,我也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