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浙江工商大学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46.10
折扣购买: 新世纪东南亚华文幽默散文精选
ISBN: 9787517840350
曾心,学名曾时新,1938年生于泰国曼谷,祖籍广东普宁,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深造于广州中医学院。回泰国从商从医从文,现任泰华作家协会副会长、“小诗磨坊”召集人等职。出版著作《大自然的儿子》《蓝眼睛》《曾心自选集——小诗三百首》《给泰华文学把脉》等19部,多篇作品选入“教程”“读本”“大系”和中国省市中考、高考语文试题。
痰盂小记 我家在多年前是开店 的,在我的记忆中,店里 每一张茶几旁边,一定搁 着一个痰盂。客人来了, 跟店里的伙计或老板聊天 喝茶,在聊着喝着的时候 ,痰也一口一口地吐到痰 盂里去。 有时候,吐痰的人因 为嘴巴和痰盂的距离太远 ,会在吐的时候,不小心 把痰吐到地面上去,就伸 手把痰盂拿起来,凑近嘴 巴,然后才安安心心、痛 痛快快地吐。那时候,看 见这种情形,我心里总是 想:当那个人在吐的时候 ,他会不会同时闻到一股 从痰盂里冲上来的痰的味 道呢? 痰这种东西,不管是 自己的,还是别人的,叫 人闻了,都要作三日呕, 他为什么不避之唯恐不及 ,反而跟它接近呢? 另外一点,人要常常 吐痰,对我来说也是一桩 不可理解的事。我自己不 是从来不吐痰,而是在非 常有必要吐的时候才吐, 而不是一高兴,或者不管 高兴不高兴,咳一声,就 把淡痰浓痰、白痰黄痰, 往痰盂里或者地面上吐。 我也想:对于他们这 些非吐痰不可的人来说, 吐痰会不会只是一种习惯 呢?当这种习惯养成之后 ,本来喉咙没有痰,也要 设法咳出一些来,以便吐 之而后快?也可能当一个 人养成了吐痰的习惯后, 身体里制造痰液的器官, 为了满足需要,便拼命制 造痰液,痰液源源而来, 供应不断;到了这个时候 ,习惯也变成需要了。 后来不开店,家里的 痰盂,便没了踪影;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