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上海译文
原售价: 72.00
折扣价: 46.80
折扣购买: 同时:随笔与演说(苏珊·桑塔格全集)
ISBN: 9787532775729
在他剩下的十三年生命中,茨普金创作了少量作 品,它们广度和复杂性愈来愈大。在写了几篇短文之 后,是一些较长、较有情节的故事,以及两部自传性 的中篇小说《跨越涅罗奇的大桥》和《诺拉尔塔基尔 》,接着是他最后也最长的小说作品《巴登夏日》。 《巴登夏日》有点像梦幻小说,在流动的、充满激情 的叙述中,小说中的做梦者也即茨普金本人总是把自 己的生活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活联系起来。写作即 是饱啖,即是孤绝。“从星期一到星期五,”米哈伊 尔·茨普金回忆说,“父亲总是在七点四十五分准时 离家去脑灰质炎及病毒性脑炎研究所上班,研究所坐 落在莫斯科一个远郊,距伏努科沃机场不远。他晚上 六时回家,吃晚饭,打一会儿盹,然后坐下来写作— —如果不是散文,就是医学研究论文。晚上十时上床 前,他有时会散一下步。他通常也把周末用在写作上 。父亲渴望利用一切机会写作,但写作是困难的,痛 苦的。他为每一个字苦思冥想,无休止地修改手写的 手稿。修改完毕,他便用一部古旧、光滑的德国产打 字机,一部‘埃里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利品 ,是一位叔叔在一九四九年送他的——把散文打出来 。他的作品就维持这个形式。他没有把手稿寄给出版 社,也不想在地下刊物流传他的散文,因为他害怕会 被克格勃找麻烦,也害怕会失去工作。”在没有出版 希望或前景的情况下写作——这意味着对文学怀着何 等巨大的信念?茨普金的读者从未超出他的妻子、儿 子和儿子在莫斯科大学的一两位同学。他在莫斯科任 何文学圈子里都没有真正的朋友。 在茨普金的直系亲属中,有一位文学要人,就是 他母亲的妹妹、文学批评家莉迪娅·波利亚克,《巴 登夏日》的读者在第一页就瞥了她一眼了。在开往列 宁格勒的火车上,叙述者打开一本书,一本珍贵的书 。在读了对书的封皮和装饰性的书签的一番精心描述 之后,我们才知道那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第二任妻子 安娜·格里戈里耶夫娜·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日记》 ,也才知道这本落在茨普金手中时已残旧、几乎要散 架的书,属于一位没有提到名字的姨妈,她只能是莉 迪娅·波利亚克。茨普金写道,由于“我骨子里没想 过要归还这本从拥有一个大书房的姨妈那里借来的书 ”,所以他请人修整这本书,重新做了一个封皮。 据米哈伊尔·茨普金说,他父亲一些短篇小说中 提到波利亚克,对她颇有微词。半个世纪来她一直是 莫斯科知识界人脉极好的一员,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起就在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担任研究员,即使在五 十年代初反犹清洗运动期间她被剥夺莫斯科大学的教 职时,她仍能保留在研究所的职位,西尼亚夫斯基后 来在那里成为她的年轻同事。虽然是她安排茨普金与 西尼亚夫斯基那次流产的会面,但波利亚克显然不认 可外甥的作品,并瞧不起他,而他则因此永远无法原 谅她。 一九七七年,茨普金的儿子和儿媳妇决定申请出 国签证。茨普金的妻子纳塔利娅·米赫尼科娃担心她 那份需要政审的工作可能会不利于儿子的申请机会, 遂辞去她在国家物资及技术供应委员会任职的部门的 工作,该委员会负责把道路建设和建筑的重设备分配 给实际上所有苏联经济部门,包括军队。签证获批准 ,米哈伊尔和叶连娜·茨普金前往美国。当克格勃把 这个消息告诉脑灰质炎及病毒性脑炎研究所所长谢尔 盖·德罗兹多夫之后,茨普金就立即被降为初级研究 员——这是一个没有高级学位者的职位(而他有两个 高级学位),也是他二十多年前初进来时的职位。他 的已成为夫妻俩唯一收入来源的工资,现在又被减去 百分之七十五。他依然每天去研究所上班,但不能再 做实验室研究,实验室研究总是以团队的形式进行, 但他的同事都不愿与他共事,唯恐与“不良分子”沾 边。在别的机构寻找一个研究职位是不可能的,因为 在每一份工作申请书中他都得写明他的儿子已移民。 P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