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原售价: 48.80
折扣价: 39.04
折扣购买: 塞北行吟
ISBN: 9787557416089
“龙抬头”好兆头 “龙抬头”好兆头,内涵 丰富,但自小最先知道的是 二月二这天,必须去理发。 那时理发店条件较差,一地 碎头发茬儿,一股子热沤味 儿,男师傅叼着烟边抽边理 ,女师傅沉着个脸发愁,也 难怪,这天前来理发的人巨 多,师傅们太累了。干一天 ,日偏西,再瞅瞅,靠墙还 坐一溜长毛达子眼巴巴排队 等着。 要说二十四节气里并没 有“二月二”,但其名气远非 一般节气能比。这是因为, 冬去春来,二月二正处“雨 水”“惊蛰”和“春分”之间, 中原、江南不少地方将(已 )进雨季。雨季,意味着万 物由此生发,山野由此盈翠 ,庄稼由此成长,收获由此 萌定。以古人之见,这些功 劳,皆来自“龙”!中国龙! 于是不可不敬,不可怠 慢。老习俗中,有这日妇女 忌动针线,怕伤了龙的眼睛 ;挑水水桶不能碰井壁,怕 伤龙头;还有的地方忌洗衣 ,怕伤龙皮。而“二月二剃 龙头,一年都有好兆头”。 又有将这一天饮食以龙取名 的:吃水饺叫吃“龙耳”;吃 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 吃“龙牙”;蒸饼做出龙鳞状 ,吃“龙鳞”;将瘦肉丝与菠 菜、豆芽菜、蒜黄等合炒, 将春饼一分为二,抹上甜面 酱,配上大葱,再夹上合菜 卷成筒状而食,叫吃“龙皮” 。这大概就是十里不同风百 里不同俗吧,共性是一个爱 。前者爱得小心翼翼,不磕 不碰;后者爱得热烈,都爱 到肚子里去了! 中国人过“二月二”的习 俗,最早起源于伏羲氏时代 ,伏羲“重农桑,务耕田”, 每年二月初二“皇娘送饭, 御驾亲耕”。到周武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