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闲情琐记

古代中国闲情琐记
作者: 伊永文
出版社: 中国工人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28.40
折扣购买: 古代中国闲情琐记
ISBN: 9787500870456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快餐 古代中国的快餐,可以理解为两个层面的意思 。一是顷刻间马上就可以吃的食物菜肴,如隋朝炀 帝时尚食直长谢讽《食经》中的“急成小”,它是 专为满足一时口腹之欲的少数人而作的,以体现烹 调技术为目的。 快餐的另一个意思是指已形成规模的饮食行业 ,将原料制配成大批量的食馔,以满足源源不断的 大众需要的一种餐饮方式。如唐德宗时长安两市有 礼席,三四百人的饮食“常可立办”,这是很典型 的快餐了。 笔者认为,走到这一步,至少需要具备这样三 个基本条件: 一是专以快捷为主的“快餐”在饮食行业中独 立出来,厨师的刀工尤需出色; 二是各种方便食品花样繁多,制作技术精湛; 三是烹饪炊具、燃料日趋先进。 构成“快餐”的这三个基本条件,在唐代的某 些地方就已经有这方面的苗头了,如《太平广记》 说长安有不少“沽浆卖饼之家”,这可以理解成小 “快餐”店,还有推车出卖蒸饼、卖的、粥饼馎饦 店、店,凌晨,城市里门未开,已有卖饼糕的了… …这都是名副其实的为生活忙碌的人们制作的“快 餐”。这种现象在宋代尤为突出。只要翻开洪迈的 《夷坚志》,随处都可见到形形色色的市民,在商 品大潮涌来的时候,纷纷选择饮食服务的职业为赚 钱的捷径,如有卖饼饵蓼糤的,卖蒸芋的,卖粥的 ,卖胡饼的,卖猪羊血羹的,还有卖专育鳅鳝于瓮 器中,旋杀旋烹的鱼饭快餐的…… 与星罗棋布的“草市”同步的是市民开设的、 为适应匆匆忙忙、经商外出之人需求的、本小利微 的许多“食店”。《水浒传》第五十三回有这样一 个场面可以佐证:李逵在蓟州赶路,见路旁有一面 店,“里面都坐满了,没有一个空处”,李逵入座 ,一次要了六碗“壮面”。可由于店伙计上面“都 搬入里面去了”,未及时给李逵,李逵便焦躁骂了 起来。 这正是宋代饮食小店即快餐店的真实写照。在 这方面,以东京食店开办得最有成效,这是由于东 京商贩和手工业者颇多,这些人为追逐利润,生活 节奏特快,“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 。所以,食店为适应这些人的需要,突出的是一个 “快”字。 食店常备百味羹、头羹、新法鹑子羹、三脆羹 、二色腰子、虾蕈、鸡蕈、浑炮羹、旋粉玉索棋子 群仙羹、假河鲀、白渫荠、货鳜鱼、假元鱼、肉醋 托胎衬肠、紫苏鱼等,都可以索唤,没有一味有缺 的。假如不喜欢这些菜肴,店家也可以按食客的要 求去做,而且是“即时供应”!看来李逵因店伙计 供面不及时而发脾气,是情有可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