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旷野

心中的旷野
作者: 鲁枢元|
出版社: 浙江文艺
原售价: 89.00
折扣价: 57.00
折扣购买: 心中的旷野
ISBN: 9787533976446

作者简介

鲁枢元(1946—),人文学者,1988年国务院人事部命名的“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现为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特聘教授,黄河科技学院生态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中国委员会委员。长期关注生态问题,致力于生态文化建设。出版有《生态文艺学》《生态批评的空间》《陶渊明的幽灵》及The Ecological Era and Classical Chirlese Naturalism:A CaseStudy of Tao yuanming等。曾荣获国家图书奖、鲁迅文学奖及柯布共同福祉奖。著名生态批评家斯科特·斯洛维克(Scott Slovic)认为“鲁枢元是中国生态批评里程碑式的人物”。柯布共同福祉奖授奖词中称其为“中国生态文艺学及精神生态研究领域的奠基人”。

内容简介

荒野的伦理 “万物之母”的死亡和“精 神家园”的破碎,早在上个 世纪就引起了许多文学艺术 家的愤怒和忧虑。列夫·托 尔斯泰在《复活》的一开头 就指控城市扼杀了自然中的 一切生机,连草都不能生长 。将近一个世纪过去了,城 市仍在飞速扩建,除了冰川 和沙漠,地球上已经没有剩 下多少原始的土地。在飞机 上从1万米的高空往下看, 一座座城市就像大地上生长 的一片片灰白色的癣疥,在 地球的绿色肌肤上蔓延;一 条条公路、铁路就像捆扎在 地球上的一道道绳索,把大 地一块块切割。大地,以及 “荒原”,比艾略特时代承受 着更多的苦难,而且艾略特 时代更糟的是,如今已经没 有几个人能够听到或愿意倾 听大地、荒原上传来的“大 自然”的哭泣。 地球上那宝镜一般美丽 ,梦幻一样神奇的湖泊在一 个接一个地干涸了,梁山泊 、圃田泽早已干掉了,罗布 泊也已经在1981年干掉了 ,白洋淀、微山湖、博斯腾 湖、玛纳斯湖都面临干涸的 最后结局。①随着湖水的消 失而出现的是树林的干枯, 鸟类的逃亡,草原大片大片 地退化为沙漠。几年前我带 两位研究生深入毛乌素大沙 漠进行生态考察,亲眼看到 沙漠吞食了一个一个村庄, 曾经是绿树如云、绿草如茵 、鸡鸣于埘、马嘶于厩的家 园,现今只剩下半埋黄沙的 断壁残垣。往昔田园生活的 残骸。 凡是现代科技文明触碰 过的地方,自然界的蓬勃生 机都在迅速地消退。比如物 种的锐减,其实就发生在我 们身边。而我们却漠然无视 。 山东与河南交界处,曾 经是有过许多老虎的。《水 浒传》里的武松打虎,那景 阳冈就在阳谷县东边,离现 在的中原油田不远。这桩关 于老虎的公案已八九百年了 ,且不去计较。刘鹗的《老 残游记》中有一则“桃花山 月下遇虎”,讲得绘声绘色 ,其实那桃花山所在的平阴 县也就在泰安市西边不远的 地方,《老残游记》的纪实 性很强,刘鹗描写的这只雪 天月夜的大虎,距今不过百 把年。 1989年夏天,我应邀到 延边大学讲学,朋友陪我到 长白山天池,车过龙井、帽 儿山、老爷岭至安图县招待 所稍事休息,管理员老崔头 与我闲聊,说他小时候在这 楼后边的山坡下割草,忽然 看见一个黄乎乎的东西在树 林子里悠悠晃动,他当是谁 家的牛犊溜出来吃草,定睛 一看,却是只大虎,吓得他 一头扎在草丛里。还好,大 约是只吃饱的老虎,有惊无 险。这不过是三四十年前的 事。我顺着老崔头指的方向 看去,那老虎出没的地方, 现在是一条大马路,来往汽 车如梭。 这使我想起那一年到焦 作市出差,住在人民公园的 一幢楼里,楼后是一条河谷 。文化站一位朋友告诉我, 1957年他被打成右派分子 后就住这河边,那时还只有 几间茅屋。一到夜间,河谷 里就显得很不平静,总能听 到豹子的吼鸣和豺狼的嚎叫 。但狼和豹各自都小心翼翼 地避免发生冲突,同在河谷 ,却分道扬镳,左边是“豹 路”,右边是“狼道”,决不 走错。如今,望着河上河下 披红戴绿、欢声笑语的人群 ,那些狼虫虎豹都到哪里去 了呢?人太强大了。尤其是 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的人, 已经强大到所向无敌、随心 所欲的地步。 由于人的强大,人类日 益挤垮了其他生物群落,独 霸了地球上的生存权。多年 前我在郑州大学教书时住的 宿舍,位居校内荒僻的一角 ,楼后是滨河的坟场,楼前 是一片乔木灌木夹杂的树林 ,林子里半人深的野草,草 丛中有紫晶晶的浆果和黄灿 灿的小花。草丛中还有蛇、 刺猬、土拨鼠,林子上头有 喜鹊、乌鸦、斑鸠、啄木鸟 ,夜间还能听到猫头鹰尖刻 的笑声。有一年初,不知哪 里来的一只大黄狗竟在围墙 下的窟窿里下了一窝狗崽, 楼上的人都争先恐后地拿吃 食给它,狗妈妈便时常带上 那一窝毛绒球似的狗娃娃到 楼上楼下串门,处处受到邻 人们盛情款待。 眼下,这块地方已经建 起一座又一座高楼,树木被 砍伐了,草丛被铲平了,飞 鸟和小动物全不见了,地面 全被混凝土硬化过了。这是 没有办法的,教育要发展, 教育设施要跟上,不盖房子 不修路怎么能行?然而,老 虎没有了。豹子没有了,狼 没有了,刺猬没有了,乌鸦 没有了,蜻蜓没有了,树和 草都没有了,当地球上其他 生物全都消失之后,人作为 整个生物链中的一环,还能 够继续存在吗?我们的日益 蓬勃发展着的教育怎么不向 学生教授这一课呢? 我向来不怎么喜欢推究 概念,惟独读生态学时对“ 生物量”这个概念一往情深 。 “生物量”指单位面积里 的生物数量。详细一点说, “生物量”又包含两个因素: 一是单位体积中的物种数量 ;一是单位体积内生物的年 生长量。所谓生物,当然包 括植物、动物、微生物。 到了海南岛之后,我才 对“生物量”这一学术概念有 了生动的感性体验。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