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上海文艺
原售价: 26.00
折扣价: 17.65
折扣购买: 置身于苦难与阳光之间/小鱼译丛
ISBN: 9787532153268
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1913—1960),法国著名小说家、哲学家和戏剧家,出生于阿尔及利亚的蒙多维城。父亲在一战中阵亡后,他随母亲移居外祖母家,生活极为艰难,靠奖学金读完中学。一九三三年起,在阿尔及尔大学攻读哲学。二战期间,他参加了反对德国法西斯的地下抵抗运动,负责《战斗报》的出版工作。加缪的主要作品有小说《局外人》、《鼠疫》、《堕落》和短篇小说集《流放和王国》,哲学随笔《西西弗神话》、《反与正》、《反叛者》和剧本《卡利古拉》、《正义者》等。一九五七年,加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不幸的是,三年后,加缪因车祸去世。
讽刺 两年前,我认识了一位老妇人。那时,她正受着 病痛的煎熬,她曾以为自己会死去。她的整个右半身 都瘫痪了。她在这个世界上只剩下半个身子,另一半 已经毫无知觉了。人们强制这个好动而又哕唆的小个 子老妇人不做声、不动作。目不识丁的孤独老人麻木 地度着漫长时日,她的全部生命归向上帝。她信上帝 :她有一挂念珠、一座铅制耶稣像和一座仿大理石的 圣若瑟怀抱孩子的塑像,这就是明证。她对自己患有 不治之症有怀疑,但又那么说,为的是别人能关心她 。 这一天,有人关心她了。这是一位年轻人(他相 信有一个真理存在,并且还知道这个女人快要死去, 但对解决这个矛盾并不关心)。他真的十分关注这位 老妇人的忧愁。老妇人深深感觉到了。对病人来讲, 这种关注是一种意外的收获。她对他滔滔不绝地诉说 自己的痛苦:她已走到生命的尽头,她应该让位于年 轻人。她是厌倦了?这是肯定的。没有人对她说话。 她像狗一样蜷缩在角落里。最好是结束这一切,因为 她更愿意死去,而不是成为别人的负担。 她的声音变得像吵架,是市场上讨价还价的声音 。然而,那位年轻人明白了。他认为,应该为别人承 担责任,而不是去死。但这只证明了一件事:即他从 来没有对任何人负过责。而他恰恰对老妇人说——因 为他看见了她的念珠——“您还有善心的上帝。”的 确如此。但即便如此,人们还是烦她。若她祈祷的时 间长了,如果她眼睛盯着地毯的某一图案走了神,她 的女儿就会说:“你还在祈祷!”病人说:“这碍着 你什么啦?”“这不碍着我什么,但这让人讨厌。” 老人沉默了,她用责备的目光久久注视着自己的女儿 。 年轻人聆听着这一切,一种不可名状的巨大苦痛 使他胸闷难受。而老人还继续说着:“当她老的时候 ,她会知道她也需要祈祷。” 他感到老妇人已摆脱了一切,除了上帝。她任凭 自己受这最后病魔的摆布,她也积德,但并非自愿, 而且过于轻易地相信她还保留着的东西是唯一值得爱 的财富,并最终义无反顾地被投入到祈求上帝的苦海 中。但是,愿生命的希望会再生,而且上帝并不强违 人意。 他们坐在餐桌旁。年轻人被邀前来进晚餐。老人 没有吃,因为晚上进食不易消化。她仍待在她的角落 里,正好面对那个听她讲话的人的背。年轻人感到老 人在审视他,吃得很不安宁。不过,晚餐仍继续着。 为了延长这次会面,人们决定去看电影。正好在上映 一部轻松影片。年轻人冒失地接受了邀请,并没有想 到仍待在他背后的人。 出发之前,客人们起身去洗手。显然,毫无问题 ,老人不去了。即使她没有残疾,她的无知也会妨碍 她理解影片。她说她不喜欢看电影,事实上,是她看 不懂。她在她的角落里,此外还对念珠串的颗粒表示 空洞的关注。她把她的全部信念寄托在念珠上。她保 存的三样东西对她来说标志着神灵启示的物质点。从 念珠、耶稣与圣若瑟像出发,在它们的后面,是巨大 的深深的黑夜,她寄全部希望于这黑暗之中。 大家准备好了。他们走近老人,吻她并祝她晚安 。她早已明白了,用力握紧念珠。但是,这个动作似 乎既表明热忱也表明失望。大家都吻过她了,只剩下 年轻人。他温情地握住老人的手,然后就转过身来。 但老人则看着这个曾关心过她的人。她不愿意独自一 人。她已感到了孤独的可怕,感觉到持续的失眠以及 令人失望的与上帝的单独相处。她害怕了,她只有在 年轻人那里才能安静,她依恋着这唯一对她表示关心 的人,拉住他的手不放,紧紧握着,笨拙地向他表示 感谢以证实这种再三的要求。年轻人感到为难。而其 他人已走回来催他。电影九点开始,最好提前一点到 ,以免在售票口等候。 年轻人感到自己面临着有生以来最难忍受的痛苦 :这就是一个人们因看电影而抛下的残废老人的痛苦 。他想离开,脱身,不想知道这痛苦,试图抽回自己 的手。一秒钟之后,他对老妇人产生了刻骨的仇恨, 并且想狠狠地抽她一耳光。 终于,在病人从靠背椅上半起身的时候,他得以 脱身并离开。老人惊恐地看着她能在其中栖身的唯一 靠山消失了。现在,没有任何东西保护她。死的念头 攫住了她,她不太明确知道是什么使她恐惧,但她感 到她不愿孤独一人。上帝对她毫无用处,把她从人群 中夺走,并让她孤独一人。她不愿离开人们。为此她 开始哭泣。 其他人已经上路了。后悔的心情死死地搅扰着年 轻人。他抬头仰望有灯光的窗户和那沉默房屋中的阴 沉巨眼。但巨眼闭上了。老病妇的女儿对年轻人说: “她独自一人时总要关灯。她喜欢待在黑暗之中。” 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