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电影
原售价: 80.00
折扣价: 56.00
折扣购买: 不思量,自难忘:丁荫楠导演艺术生活回顾
ISBN: 9787106053475
丁荫楠,1938年10月生于天津,国家一级导演。首届国家特咪津贴获得者。 1961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后任广东省话剧团导演,后调入珠江电影制片公司任导演。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 1979年《春雨潇潇》获文化部青年优秀创作奖。 1986年《孙中山》获第10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广播电影电视部1986—1987年优秀故事片奖,第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等9个奖项。 1988年被授予“广东省职工先进生产(工作)者”称号。 1992年《周恩来》(上、下)获广电部最佳故事片奖、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及最佳男主角奖,金鸡奖故事片特别奖及最佳男主角奖、最佳化妆奖等奖项。 2000年《相伴永远》获华表奖最佳影片提名,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美术奖,中宣部第8届“五个一工程”奖。 2002年《邓小平》先后获第九届华表奖优秀故事片二等奖、最佳男演员奖,第2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故事片特别奖,第26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男演员奖,第9届“五个一工程”奖。 在2005年国家隆重纪念中国电影百年系列活动中,丁荫楠被国家人事部、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荣誉称号(全国50名)。 2011年,京剧电影《响九霄》获金鸡奖最佳戏曲片奖,中宣部第12届“五个一工程”奖。
爷爷过年的时候把祖先 的画像挂了出来,全家在 他的带领下叩头,由大到 小,依长幼排列,跪在垫 子上叩头,爷爷让人写牌 位,十分严肃。随后开始 闹分家,我们随爷爷搬到 张家大院,在闸口街一间 账房里安居。从此我便随 母亲到姨姨家、舅舅家借 住,一直到爷爷去世,我 们才搬回闸口街和四姑妈 同住。 听姑母说我父亲是直系 军阀吴佩孚的部下,担任 电报处处长。母亲曾去湖 北吴帅总部,出入都有挎 盒子炮的卫兵护卫。母亲 因为讨厌官场应酬,就独 自带着大哥回家。听人说 母亲嫁妆十分丰厚,但都 赠给两位继女做陪嫁,这 个举措获得了家人们的赞 扬。所谓“后妈不好当”,母 亲这位填房后母非常大度 ,母亲的作风、宽容获得 子弟们的好评,而显出格 外亲切。所以后来四姐和 四姐夫待母亲都十分热情 ,不论家境沦落到何种地 步,还都来拜望。 四姐夫是开滦矿务局的 高级职员。另外一位三姐 嫁给了一个花花公子,染 上梅毒去世了。我曾看过 她的照片,她非常美,坐 在前面的三姐夫则一副公 子哥的样子,连瓜皮帽都 没有戴正,一脸油滑样。 四姐夫却是一派绅士的模 样:身穿水獭大衣、袍子 马褂,十分整洁。 大舅舅家是跑上海码头 做生意的,姥爷家开绸缎 庄,有钱,小时竟买了头 叫驴(即公驴),供大舅 玩。二舅在外地工作,是 银行职员。二姨夫是珠宝 商,住在天津甘肃路乐寿 里,鲁家七兄弟有七幢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