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里放羊/徽风京韵散文系列

在城里放羊/徽风京韵散文系列
作者: 沈俊峰|责编:张妍妍//刘畅
出版社: 安徽文艺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在城里放羊/徽风京韵散文系列
ISBN: 9787539667690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少居颍州 上学 童年如梦。回忆童年,是一个人一生的快乐。童年往 事,能让一个人津津有味翻来覆去絮语一辈子。一代代关 于童年的絮语,叠加累积,便成为人类历史中一个个有情 感、有温度的成长细胞,构成了人类记忆的独特风景。 大爹在周庄小学当先生。称呼“先生”,是村民对读 书人自古就有的敬重。临近晌午,远远地看到大爹从学校 回家,脖子上围着一条驼色围巾,一帮村里的学生前呼后 拥,高高兴兴,有说有笑。午饭后,大爹再去学校,仍有 去得早的学生相随。乡人们远远看着,满眼的羡慕、希冀 和神往。一个村庄出了一位“先生”,就会安静许多,似 乎有了主心骨,有了灵魂。我吵着也要去上学,奶奶说, 等再大一岁,小了会受人欺负。其实,奶奶的担忧完全多 余。周庄小学规模不大,只有三四位先生,四五个班级( 有复式班),大爹又在校教书,谁会欺负我呢?眼巴巴等 了一年,终于去上学,我已经虚岁九岁了。 上学开了一个“晚”头,随后的人生似乎都晚了,干 啥都撵不上别人,都落在别人的后头。无奈中安慰自己, 晚就晚吧,也不是坏事,起码心里还会悠闲一些。 沈庄离周庄小学也就三四里路。我跟着一帮年龄大些 的学生,每天风风火火,来来回回,疯疯癫癫,像是天天 去赶一个神秘的乐园。上学其实是件很好玩的事。教语文 、算术的都是周老师。周老师白白净净,说话做事和风细 雨,慢条斯理。他的脖子上也围一条围巾,胸前兜里还别 着一支钢笔,一看就文气。上课了,他一只手捧着一摞书 本,另一只手拿着一个装满铅笔的大笔筒,微笑着走进教 室。起立、坐下,教室里仍然乱哄哄的。周老师也不生气 ,温言制止,点名给每人发一支削好的铅笔、一个本子, 然后讲课。语文第一课,五个大字:毛主席万岁!他教我 们读,然后教我们一笔一画地写。我们跟着鹦鹉学舌,照 葫芦画瓢。下课铃响了,他把铅笔和本子统一收上去。本 子他批改,铅笔他替我们保管。然后,下课,回家,不留 作业。 颍州那地儿,一马平川,辽阔的淮北大平原,雨天容 易积水。一天下雨,我们提前放学。有一段低洼路被雨水 淹了,过不去。学兄们自告奋勇,脱了鞋,把学弟一个一 个背过去。过了水,路仍湿滑,我们都赤脚走路,把鞋拿 在手里。平原的泥路,遇到水,化开了,就特别黏,糖稀 似的,粘鞋,走路费力。 那种费力,我早就领受过了。是五六岁吧,邻近庄子 有一个亲戚结婚,母亲让我做家里的代表去喝喜酒,我便 跟着庄子里的大人们一起去。那天刚下罢雨,庄稼地一片 清新,红芋、玉米、大豆,生机勃勃。天清气朗,一丝白 云也没有,空气中有一股好闻的甜味儿。只是,路上全是 稀泥!大人们说说笑笑往前走,我奋力追撵。大人们走得 飞快,一路上只顾说笑,全然忘记了后面还跟着个孩子。 不知不觉,我越落越远。我使尽吃奶的劲儿加快脚步,可 是泥巴粘鞋,鞋底、鞋沿的湿泥越粘越多,沉重如山。我 歪着脚,前后左右地蹭,想把湿泥蹭掉。大块泥巴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