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留学改变人生(中国改革开放首批赴美留学生纪实)

1978留学改变人生(中国改革开放首批赴美留学生纪实)
作者: 编者:钱江
出版社: 四川人民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4.30
折扣购买: 1978留学改变人生(中国改革开放首批赴美留学生纪实)
ISBN: 9787220100505

作者简介

钱江,1954年12月生于北京,在上海长大。“文化大革命”中为内蒙古建设兵团知青。1977年考入内蒙古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后当过体育记者、编辑。1987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硕士学位。1991-1992年为美国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关系学院访问学者。著有《乒乓外交幕后》《美国首都华盛顿》《邓小平与中美建交风云》《周恩来与日内瓦会议》等著作。现为《人民日报》记者。

内容简介

邓小平宣布:今年就派大批留学生出国 到此话头一转,邓小平谈起了留学,这才是他今 番讲话最重要的部分。在进行这次谈话之前,他已经 有了底数,而且是和美国总统吉米·卡特沟通的结果 。 原来,为了商量与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问题 ,卡特总统的代表、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 基于1978年5月20日来到北京。邓小平次日下午和他 会谈。这次会谈不但商定了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进程 的大格局,而且认真商讨了中国向美国派遣留学生事 务,给卡特总统留下了深刻印象。 人民日报记者温宪于2013年11月10日在美国亚特 兰大访问了卡特,听这位前总统回忆说:1978年5月 20日华盛顿时间凌晨3时许,他被叫醒接听电话。除 了遇到危机,很少会出现这种情况。电话是布热津斯 基从北京打来的,卡特问:为什么这么早打电话? 布热津斯基向他报告说,此时正和邓小平在一起 。 卡特问:是有什么坏消息吗? 对方回答,不是坏消息,是因为邓小平问你能否 接受5000名中国学生到美国大学留学。 卡特回答:你就对邓小平说,我们可以接受10万 中国学生。 由于早年留学法国,邓小平对留学生和现代化建 设的关系有切身感受。他说:“我赞成留学生的数量 增大,主要搞自然科学。留学生的管理方法也要注意 ,不能那么死。现在规定每晚一定要回大使馆,怕同 社会接触,这样不利于学好外文,也不利于了解社会 。跟人家搞到一块,才能学到东西。” 邓小平说:“不要怕出一点问题,中国留学生绝 大多数是好的,个别人出一点问题也没什么了不起。 即使一千人跑掉一百个,也只占十分之一,还剩九百 个。” 邓小平强调:“这是五年内快见成效、提高我国 水平的重要方法之一。要成千成万地派,不是只派十 个八个。 研究一下,花多少钱,值得。我们要 从外语基础好的高中毕业生中选派一批到外国进大学 ,今年选三四千,明年派万把人。这是加快速度的办 法。请方毅同志主持,搞个规划。进些什么学校?学 什么? 要研究。” 方毅在这时插话:“数学竞赛也是选拔人才的好 办法。” 邓小平表示同意说,数学竞赛中考得好的可以选 一些出去。物理、化学也可以搞竞赛,把考得好的派 出去学习。数学是学好自然科学的基础。挑选竞赛中 优秀的十五六岁青少年出国学五年,20岁回来就可起 作用。出国前要以一年或一年半的时间先学好外语。 话题又回到派遣留学生规模上来。邓小平说:“ 现在我们(迈)的格格(即步伐)太小,要千方百计 加快步伐,路子要越走越宽。我们一方面要提高自己 大学的水平,一方面派人出去学习,这样也可以有一 个比较,看看我们自己的大学究竟办得如何。” 邓小平再次强调:“今年至少先派3000人出去, 算一下要多少钱?当然出国要贵一点。假定每人按 5000美金计算,3000人才1500万(美元)。派3000人 出去,准备坏300人,五年后也可以收回2700人。” 这段话,充分显示了邓小平的决心。经历了“文 革”浩劫之后,1978年中国的外汇储备净值只有1. 67亿美元。以这时9.6亿大陆人口计算,平均每人仅 有0.17美元,在美国可能只够买一个鸡蛋。要成千 上万地派遣留学生,要从非常有限的国家外汇中支出 。邓小平认为,这笔钱是应该花的。 邓小平指示:“留学生管理也要改变一下,不要 看得死死的。留学生可以住在学校,也可以住在外国 朋友的家里。暑假还可以让他们回来一下,了解国内 情况,两年一次。使馆有时开开会,也要注意不多占 时间。 要有一个专管留学生的班子,可到留学 生多的国家去看看,经常了解留学生的状况和需要解 决的问题。” 邓小平谈论大规模增派留学生的决策,语气坚定 ,一气呵成。和将近一年前他拍板恢复高考那样,也 是一锤定音。P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