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柏林之路(修订版精装典藏版)(精)

通往柏林之路(修订版精装典藏版)(精)
作者: (英)约翰·埃里克森|责编:刘峰|译者:小小冰人
出版社: 台海
原售价: 369.80
折扣价: 207.10
折扣购买: 通往柏林之路(修订版精装典藏版)(精)
ISBN: 9787516810231

作者简介

约翰·埃里克森在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接受教育,1946-1949年服役于英国陆军情报机构。他后来成为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的苏联军事研究生,并在圣安德鲁斯大学和曼彻斯特大学担任讲师。埃里克森还是印第安纳大学、耶鲁大学、德州农工大学和美国陆军俄国研究所客座教授,后来在爱丁堡大学担任教授和防务研究中心主任。 他撰写过许多关于苏联陆军的书籍和文章,还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名将录》(卡弗勋爵元帅主编)和《斯大林的将领》(晗罗德·舒克曼主编)撰写了苏军指挥员的简介。《通往斯大林格勒之路》是他关于苏德战争的权威性历史著作的第一册,《通往柏林之路》是其第二册。

内容简介

1942年11月19日—23日,短短几天,东线发生了不可 能发生,也无法想象的事情。弗雷德里希·冯·保卢斯将 军指挥的强大的德国第6集团军,被苏军围困在了斯大林格 勒西部一个庞大的包围圈内。 (Beketovka)钟形地带”发起突击,迅速打垮掩护 德军侧翼的罗马尼亚部队,11月22日在卡拉奇(Kalach) 东南方十几英里处的苏维埃茨基(Sovetskii)取得会合 。苏军这场反击造成的震动似乎令元首变得迟钝麻木,他 对此极为紧张,他的总部没有做出坚定的领导或指示;就 算有,也只是混乱和矛盾的命令——B集团军群司令冯·魏 克斯大将先是获准独立行事,这道指令随后又被撤销。11 月21日中午,在冯·保卢斯看来,这 场灾难的严重性已非常明确,苏军坦克在距离第6集团 军设于戈卢宾斯卡亚(Golubinskaya)的司令部不远处达 成突破,司令部不得不匆匆转移到斯大林格勒西面的古姆 拉克(Gumrak)火车站。 鉴于事态在11月21日发生了噩梦般的变化,冯·保卢 斯从他设在奇尔河(Chir)河口的临时指挥部与B集团军群 取得联系,建议将受到严重威胁的第6集团军后撤至顿河与 奇尔河之间,冯·魏克斯显然批准了这个建议。可是,元 首当晚发来电报,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守住斯大林格勒和伏 尔加河防线,要求冯·保卢斯及其参谋人员立即返回斯大 林格勒,并让第6集团军设立起环形防御圈。“后续指令” 随后就将下达。但对冯·保卢斯来说,时间已所剩无几, 11月22日,包围圈的形状变得更加清晰。从克列茨卡亚和 别克托夫卡出发的苏军坦克推进了150英里,他们身后的7 个集团军、60个步兵师已将德国第6集团军团团围住,该集 团军的地面交通几乎被彻底切断,辖下各个师被包围在斯 大林格勒西部和南部。 斯大林格勒包围圈由东向西延伸35英里,由北向南延 伸20英里,包围线勾勒出一个扁平颅骨般不祥而又可怕的 形状,它的“鼻子”伸向西南方。5个德军军部(第4、第8 、第11、第51军和第14装甲军)驻守在光秃秃的草原上, 和他们麾下的20个德军师(还有2个罗马尼亚师的部分部队 )一起,与德军主力相隔绝,最靠近的友邻部队是霍特将 军的第4装甲集团军,但苏军的南路突击已将霍特的部队隔 开。冯·保卢斯匆匆赶至古姆拉克的司令部时,各个疲惫 不堪的德军师正沿防线挖掘战壕。斯大林格勒废墟遍地的 城内,经历了数周没日没夜的艰苦白刃战后,6个德军战斗 群不顾疲劳,继续坚守着他们夺取的地窖、房屋和只剩下 残垣断壁的工厂。大约24万名士兵(尽管不是德军最高统 帅部最初担心的40万人)、100辆坦克、1800门大炮和 10000部各种车辆遭到围困,他们焦头烂额,但还保持着良 好的秩序。面对困境依然顽强的德军士兵自嘲为“鼠笼中 的老鼠”,焦急地等待着获得解救,并满不在乎地回想起 ,这并非出现在东线的第一个包围圈。 11月22日下午2点,冯·保卢斯和他的参谋长施密特 少将飞入包围圈,来到古姆拉克的集团军司令部,这个司 令部就设在第51军军部旁。遭受包围似乎已迫在眉睫,当 晚冯·保卢斯就证实了这一点。尽管第6集团军不得不设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