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辈子我就是要成功

这辈子我就是要成功
作者: 王牧
出版社: 中国纺织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22.40
折扣购买: 这辈子我就是要成功
ISBN: 9787506480918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要敢于超越自己 生存是一种状态,是自己的事情,所以作为草根的我们不要抱怨自己的 状态不好,只要努力,一切都可以改变。 我们常说:“人在苦中练,刀在石上磨。”历经磨难会使人拥有强大的 内心和坚强不屈的意志,以及由此产生的改变命运的勇气和毅力。在每个人 的成长过程中,磨难不仅仅是来源于他人善意或者恶意的施压,更应是自己 内心一种渴望突破的本能,也就是说,要更好地生活,就要有战胜自己的决 心和勇气。 但是,战胜自己首先要正视自己的现状,那些与生俱来的先天环境、条 件等,以及挡在面前的实际困难,都会给人设置前进的路障,是人们事业成 功的绊脚石——也是砥砺人们精神和意志的磨刀石。人们不能总是依赖身边 的家人、师长、朋友,要学会自己想办法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真正让自己 一天天强大起来。 如果你是一个热爱观察生活的人,你就会发现,那些能够牵引一部分人 乐此不疲地身心投入的,往往是些充斥着自我折磨意味的事物,例如,商海 沉浮中的较量,人们宁愿获得更多或者输光所有;挑战极限的体能运动,让 身体和意志达到极限的考验。假如这一切仅仅是一种自我折磨的话,那么为 何勇者们会如此地乐此不疲?有人会心神向往,那一定是因为他曾体会到自 我折磨之后的那些快乐,而那些快乐给予他的感受一定是其他快乐不能比拟 的。 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林书逸的生活实在是再好不过了,年纪轻轻就已 经是当地知名的广播节目主持人,也有了固定的受众群体。他从一个普通的 毕业生,成长为一个受人尊敬的著名播音员,也成为领导重点培养的骨干之 一,看起来似乎是一帆风顺、前途无量。生活一直在向他展现最美好的一面 ,他似乎是个天生的幸运儿。 然而,林书逸没有因此而沉迷在自己优越安逸的生活环境中,他喜欢的 是不断征服时的成就感和紧迫感,当生活安逸到没有任何挑战的时候,他的 不安和焦虑却与日俱增。 最终,他做出了一个出乎意料的举动,他给领导递了辞职信,他打算到 电视台寻找新的方向。于是,不断有“好心人”给林书逸做思想工作,大家 都认为,他目前的状态是最好的:有前途的工作,有大批粉丝听众,何等令 人艳羡?而且,到了新的工作环境他还要从头开始,实在不值得。 林书逸却不为所动,他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毅然放弃了现在的安逸生活 ,一切从头开始。对于电视这个行业,做广播的他算是一个新人,但是他却 未曾用新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他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他也会强迫自己像一 个娴熟的资深电视人一样做到最好。在周围人的一片叹息和质疑声中,他继 续着自己的理想。 机会总会光顾有准备和有毅力的人,短短两年,从一名优秀的播音主持 人成功地转型为一名出色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人们纷纷转而感慨幸运之神实 在是太过宠爱他了,却没有人关注他背后所做的努力。也许,当别人一脸满 足地窝在沙发里看电视打发时间的时候,当别人无所事事地同人侃大山的时 候,当别人把时间荒废在那些虚无缥缈的网络游戏里的时候,幸运之神也就 匆匆而过了。 总是放松自己,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寻找理由、原谅自己,同时对别人的 进步自己也没有任何紧迫感,那么你就不要再抱怨命运对你不公,因为是你 自己没能把握自己的方向,是你把自己置于一个被动的局面,一次次让机会 溜走,怨不得别人。 正是由于你对自己没有任何向上的要求,也就永远没有办法体会到征服 自己的快乐和满足感。或者我们也可以说经历过自我折磨和未经自我折磨的 人会有一个重大分别,那就是,前者体验到了生命的真实意义,后者浑浑噩 噩,了此一生,平淡收场。 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碌碌 无为而羞耻……”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因此都是宝贵的,更重要的是, 我们都拥有着生命.的无限可能,然而,在这有限的生命里,究竟能发挥多 大的潜力,都取决于你对生活的态度。只有不想碌碌无为的人才会真正体验 到这种快乐。做到这一点其实很容易——战胜自己,战胜自己安于现状的惰 性,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生活会背转身,给你一个凄凉的背影。 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大戏中的主角 每个人都可以做主角,世界因我而精彩。在这个全球追求个性化和差异 化的大背景下,我们要做自己的主人,掌握自己的命运。 我国历史上有非常著名的两句话,一句是“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这是怎样的一种豪迈气概;另一句是:“人穷志短”,这是对贫穷者的一 种描述。可以说,许许多多的中国人深受这两句话的影响。坚信第一句的人 便可以成为有为者,因为他相信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如果不幸深 深沉迷于第二句话,接受命运的安排,从而不能自拔,那么他很可能就真的 一生穷困潦倒、庸碌无为。 尽管人们一向同情弱者、同情穷人的遭遇,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人 穷志短”确实在当今社会上许许多多人身上体现着。 当然,让人感到高兴的是,我们见到的更多是“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 志”的人,这些曾经的“前穷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在聚集财富,为他人 创造工作机会的同时,也努力推动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 草根阶层在极度贫穷的境况下,内心深处的动力和志向被彻底激发,并 依靠勇气和胆识努力改变这种状态,从而构成了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之 源。总而言之,贫穷、困苦不是件好事情,也很少有人乐于贫穷、向往贫穷 。有发达国家的富人自愿放弃优越的都市生活,回归乡村、回归自然,过一 种简朴的生活,这只是表明了人们追求生活的兴趣和品味不同,但是并不表 明人有向往贫穷的天性。 而当人们为了一日三餐而辛苦奔波时,最容易产生分化:大部分人被现 状压垮,选择了屈服,从而进一步安于现状。所以,这也就是造成“人穷志 短”的客观原因。再有,人在贫穷中挣扎,生存、活命是第一要义,即使立 志,也往往是小志、短志;而立大志、长志则对人的要求较高,不是一般人 所能做到的。 人穷不能志短,人穷也可以有大志。在这方面许多先驱和伟人为我们做 出了榜样: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吴广,原本是失去自由的囚徒,却发出 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惊天一吼,最终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 的一笔。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重要领导者、平民总统林肯,早年不过是靠为 人擦皮鞋糊口的穷小子,就因为从小有远大抱负,不甘心庸碌一生,凭借个 人努力和坚忍不拔的意志,最终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中外历史上许多富豪都是出身寒门、赤手空拳打天下的典范,比如日本 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我国香港地区的爱国实业家李嘉诚,我国大陆著名 民营企业界代表人物刘永好,等等。他们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不甘于受命 运的摆布,把贫穷作为自己奋斗的动力。 有人把贫穷看作是一所任何人都可以来进修的学校,在这个学校中各色 人等都可以学到对自己有用的知识。总之,穷人不能永远做陪衬富人的小草 和绿叶,要学会展现自己的风采。P5-8